咨询与建议

教学课程资源库 更多>>

宜昌解放70周年

作者: 陈燕
介绍:折叠奔袭宜昌守敌1949年5月武汉解放后,湖北仅鄂西南岳阳至巴东的沿江两岸,被国民党华中"剿总"副司令兼湘鄂边区绥靖司令官宋希濂以宜昌为中心统率15个师、5个保安旅共14万人盘踞着。7月初为解决部队吃粮问题,宋希濂命令第二军九师和一二四军六十师分别向当阳和远安推进,抢运粮食,刺探军情。当时解放军四野第十三兵团的三十八军、四十七军、四十九军及配属的三十九军已由...展开
主题:宜昌解放 宜昌抗战
文献总量:53 期刊文献:45 学位论文:1 图书:7
6人关注课程
关注

相关资料

[视频]【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宜昌:绿色发展 构筑三峡生态屏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三峡区域是国家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功能区,也是万里长江重要的生态守护屏障。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宜昌,正在从生态综合守护入手,努力打造三峡生态屏障。 在宜昌城区,至喜长江大桥半个月前刚刚通车,它被业内誉为“生态桥”。由于大桥横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洄游产卵地,为保护“水中活化石”,不在水中设置桥墩而是一跨过江,大桥给鱼儿让了路。 不仅如此,桥面雨污也全部流入城市排污系统,不直排长江。就连灯光照明,也充分考虑到了生态环保。 为了构筑三峡生态屏障,宜昌开始了全方位的生态守护。组建起湖北省首个流域水资源综合执法局,实现跨区域、跨部门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并按照生态系统功能划分为核心保育区、生态保育修复区、传统经营区等不同功能区,分区规划、分类保护。 在三峡库区腹地,连接国家公路骨干线沪蓉和沪渝高速的控制性工程--香溪长江公路大桥,正在湖北秭归加紧施工。为了给大桥让路,之前的14个铁塔避让迁建时,不砍树不挖山,原本3.6公里的线路,硬是绕行了12公里。“宁弯两里路、不砍一棵树”,是如今当地人“生态先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民间表达。过去老百姓“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 前两天,全国首个生态治理试验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正式启动,宜昌将在三峡生态治理方面先行先试,为长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区域支撑。
点赞 (0) 回复 (0)
[湖北新闻]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 宜昌:“拆”“种”之间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
[湖北新闻]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 宜昌:“拆”“种”之间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
点赞 (0) 回复 (0)
《焦点访谈》 20190105 为了一江清水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立了规矩,划了红线,明确了方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5月30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绘制蓝图。3年来,长江经济带怎么样了,沿江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位于长江边,两年前沿江都是大片的临江化工厂区。市民杨青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曾经最不愿意拍的就是这里。 化工,曾是宜昌“吃饭”的产业。地处长江上、中游分界点的宜昌,磷矿蕴藏量占到全国目前已探明储量的15%以上。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和紧邻长江的航运优势,化工产业在宜昌长江之畔快速崛起,成为宜昌首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一度贡献了全市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也占了湖北省石化产值的三分之一。但很长一段时期,宜昌化工处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无序状态。 2014年底,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对于沿江省市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宜昌,也打算借机重新布局沿江产业,一解结构调整之痛,但是长江环境保护问题却并没有考虑太多。 与宜昌的发展思路类似,地处长江流域的江西省抚州市在发展中也曾经对长江的保护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抚州位于长江的中游,穿城而过的抚河流入鄱阳湖,最后汇入长江。程家村位于抚河、宜黄河、凤岗河交界的湿地地带,是一个“河中村”。村民们将湿地开垦成水田,主要靠种水稻和养殖牲畜维生。这种传统的生活不仅破坏了湿地,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也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抚河,最终注入长江。虽然破坏了湿地,但程家村却多年没有规划搬迁。 位于抚州市东乡区的抚河支流北港河更是污染严重,其沿岸众多小规模的养猪场、采砂厂和工厂,产生的污水也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流经的水库也长年进行高密度水产养殖,影响了水质。这条像“毛细血管”一样的支流,没能给长江送去清流,反而注入了遭到严重污染的劣五类污水。 而像这样的重发展、轻环境的现象,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并不鲜见。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全球第一的内河黄金水道,每年航运货物吞吐量在20亿吨以上,居全球首位。可以说,长江经济带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是我国经济的重心所在、潜力所在和活力所在。 但是长期以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一直处于无序的状态,依托黄金水道,沿江化工企业林立,资源开采无度,生活和工业废水随意流入江中,长江经济带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了规矩、明确了方向。沿江11个省市转变发展理念,开始探索新的发展之路,宜昌也开始行动了。 如何修复长江生态?宜昌决心向污染最重的化工产业“开刀”,变“沿江生产带”为“沿江生态带”。2016年,宜昌开始对沿江1公里内的所有化工企业进行清理,计划到2020年关闭、改造、搬迁或转产134家化工企业,一场“清零”之战打响了。 向支柱产业“开刀”,结果可想而知。2017年宜昌GDP增速从上一年的8.8%跌落到2.4%,全省排名垫底。GDP虽有回落,可这场“生态革命”并未停下。 在加速淘汰污染企业、落后产能的同时,宜昌强力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走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循环化之路。同时着力培育新动能,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得到极大发展,宜昌的经济开始复苏了 就在湖北宜昌大刀阔斧破旧立新的时候,江西抚州也开始启动了长江水源地的综合治理。 48个亿的大投资,却没有一项大型开发工程在其中,全部资金都用于抚河全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上,包括封山育林、水土植被保护、抚河两岸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而其中一项就是整体搬迁程家村,并在其原址建立起一座湿地公园。 除了大量资金的投入,抚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还在制度创新上下了大功夫。抚州市将绿色发展指标纳入综合考评体系,全面实行领导干部生态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新制度施行后,东乡区因北港水质问题收到了市里的一纸罚单,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下定决心后,东乡区迅速启动了包括污水处理厂建立、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沿河企业整治等9大工程的系统治理方案。一年之间,北港河沿岸建起了17座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厂,沿河133座养猪场全部关停搬迁,282座水库全部退出水产承包养殖,由政府统一收回管理。整治后的北港河,水质由劣五类提高到了三类,恢复了一河清流。 宜昌和抚州的变化只是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3年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沿江11个省市,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全部完成1361座非法码头整改,完成2673个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工作。长江水质持续改善,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开局良好。据监测,2018年1-9月,长江经济带水质断面优良比例为77.2%,较2015年底提高10.2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比例为1.8%,较2015年底下降4.6个百分点,长江水质正在逐渐改善。 3年来,长江经济带的变化,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一个是“清”,污染越来越少;另一个是“青”,绿色越来越多。这里还有一组数字:2018年前3季度,长江经济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占全国44.1%,比2015年提高1.8个百分点。这样的变化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是对立的,共抓大保护不但没有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还促进了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正在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点赞 (0) 回复 (0)
[视频]长江沿线打造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三年来,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支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正在崛起。 新年伊始,湖北宜昌市2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产业转型势头强劲。 长江沿线曾经聚集着全国约46%的化工产能,宜昌就深受“化工围江”困扰。2016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确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长江沿线展开全面转型。 2020年底以前,宜昌市长江沿线1公里内的134家化工企业将全部“清零”。 在贵州,磷石膏“以渣定产”政策,向威胁长江水质的1.2亿吨磷石膏下达清除令。 三年内,贵州计划投资10亿元,将上亿吨磷石膏转化成新型建材和工业制品。 目前,长江沿线11省市已经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湖南省用13天时间,爆破了久拖不决的洞庭湖非法矮围;江苏省关停环保不达标、安全隐患大的化工企业;安徽省整治完成长江沿线4700多家“散乱污”企业。 而与此同时,推动长江沿线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正在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重庆、成都、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 2018年,湖北省拿出绿色发展大方案,重点谋划91个重大绿色发展项目。 地处三峡库区的重庆巫山县,这片曾被规划为工业园区的土地,考虑环境影响叫停后,新发展的生态农业和康养产业,已经生机勃勃。 2018年1至9月,长江经济带水质断面优良比例为77.2%,比2015年底提高10.2个百分点。同期,沿江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占全国比重达44.1%。
点赞 (0) 回复 (0)
[长江新闻号]文化宜昌:为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基因
[长江新闻号]文化宜昌:为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基因
点赞 (0) 回复 (0)
[湖北新闻]走进经济一线-宜昌:着力交通建设 助推经济发展
[湖北新闻]走进经济一线-宜昌:着力交通建设 助推经济发展
点赞 (0) 回复 (0)
《新闻1+1》 20180426 长江经济带:划“禁区”,促升级!
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8年04月27日 05:13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4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深入湖北宜昌市和荆州市、湖南岳阳市以及三峡坝区等地,考察化工企业搬迁、非法码头整治、江水污染治理等情况,实地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情况。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湖北、湖南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新闻1+1》 20180426 长江经济带:划“禁区”,促升级!)
点赞 (0) 回复 (0)
[湖北新闻]学习贯彻十八大 争创发展新业绩 宜昌:绿化美化打造“宜人之城”
[湖北新闻]学习贯彻十八大 争创发展新业绩 宜昌:绿化美化打造“宜人之城”
点赞 (0) 回复 (0)
共2页 <<  <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