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工作室模式
课程设计
《机械制图》课程
需要理论
摘要:
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建设一直不断进行着改革,但是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素质仍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如学生毕业后社会认可度较低,就业仍存在困难。中等职业学校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选定了方向,本文通过梳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我国目前现代学徒制下课程体系的模式,总结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下课程构建的思路。基于工作室模式学徒制课程构建的观念和要点,对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能忽略“学生”这个主体,没有学生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配合,再好的课程设计也如同纸上谈兵,仍旧难以保证教学的高质量要求。因此,本文在充分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诸多方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调研问卷的方式,剖析了“教的方式”与“学的态度”存在矛盾的原因,并提出工作室模式学徒制课程体系下《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策略:(1)以师徒关系为依托,利用课程整体的环节步骤设置和单次课程的工作执行章程,使得师徒均有行为约束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学生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符合学生学习认知逻辑的项目式或任务式工作方法,将学生能力训练作为训练本位,设计课程目标。(3)设置单次课程的工作执行章程,应符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构建观念,抓住校企共同参与和突出实践特点的课程构建要点,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为出发点,以训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的的课程实操过程。(4)创新课程考核方式,规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擅长的学科考试,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负担,注重课程工作过程中正向激励和考核,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完成在职业岗位方向上的成长。依托课程设计的现实依据分析对《机械制图》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具体设计,其中在进行设计时引入需要理论,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的需要这一新视角,给出了提升学生课堂主动性,激活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措施,并在教学实践案例中进行了效果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