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跨度
曲线连续梁桥
有限元
受力特性
预应力效应
摘要:
在现代桥梁建设中,曲线梁桥具有设计灵活、节约建设成本、美化景观等优点,已普遍应用于城市立交桥和公路匝道桥梁的施工设计中。但其特殊的结构受力性质,如:弯扭耦合、梁内外侧受力不均等,易导致桥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甚至造成桥梁坍塌等重大安全事故,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国内外学者对曲线梁桥的设计、施工及安全评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关键的问题和挑战有待解决。本文基于国内外连续曲线梁桥的大量数据,从理论上研究了曲线梁桥的力学特性,并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结合二堡路特大桥的实际工程背景,建立了仿真模型,开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规律,并针对预应力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连续曲线梁桥结构特性的分析,还为同类桥梁的施工和运营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的工作内容及结论如下:
(1)基于二堡路特大桥实际工况,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并引用大跨度混凝土曲线梁桥静载试验模型,通过试验与有限元结果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确保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桥梁在各种受力情况下的状态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恒载、汽车活载、温度作用和支座沉降单独作用,以及各不利组合作用。通过系统的分析,可得出恒载和汽车活载对曲线梁桥的受力影响尤为显著。
(2)研究分析了曲线梁桥的受力特性。结果显示:在内侧偏载作用下,曲线形式的存在使曲线梁桥有向内侧扭转的趋势;采用抗扭支撑的曲线梁桥,不仅在支座处表现出更为合理的受力分布,且整个结构的受力更加均衡;将支座向内偏移20cm~40cm,可以有效减小扭矩;预应力施加在截面不同位置也会对曲线梁桥的受力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单侧预应力施加可能导致截面应力分布出现严重的不对称性。
(3)研究了不同张拉工况对成桥挠度、顶底板应力的影响,以期得到最佳的张拉顺序。结果表明:预应力钢束张拉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张拉钢束时应该优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其次,张拉腹板束时,先张拉中腹板束后张拉边腹板束;张拉顶底板束时,应优先考虑底板束的张拉,再进行顶板束的张拉;最后,面对同类型的预应力钢束,应从箱梁内侧向外侧有序进行张拉。这些原则有助于提升桥梁结构的整体性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与高效。
(4)通过对预应力失效的六种工况进行分析,得出曲线桥预应力失效显著影响桥梁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分布。位移随预应力失效率增加而增大,导致桥梁整体刚度下降、更易变形。在应力方面,边跨跨中和中支点应力随顶板失效率增加而减小,超过50%时应力显著降低,甚至出现压变拉。中跨跨中处顶板应力减小,底板应力增大,当顶板完全失效时,顶板应力由压变拉;底板失效导致边跨跨中应力增加,中跨跨中顶板应力减小,底板应力增大;腹板失效使边跨跨中顶板外侧应力先增后减,底板外侧应力逐渐减小,中跨跨中顶板应力减小,底板应力先增后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