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疲劳破坏
有限元分析
疲劳寿命评价
摘要:
由于交通量急速膨胀和超载现象严峻,服役年限较长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大都承受着超过其设计预期的荷载作用,且存在较为严重的预应力损失等病害问题。我国目前运营年限较长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疲劳问题已经非常突出,现有规范中基于无限寿命设计的疲劳验算方法已逐渐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环保、节能以及对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桥梁疲劳寿命的定量设计也将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并结合金属疲劳理论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进行了疲劳寿命评价,探索了桥梁疲劳寿命定量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比不同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本文研究对象的特点,分析确定采用组合方法和实体力筋降温法,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进行建模。以某预应力混凝土疲劳试验梁结果为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约束方程对混凝土和钢筋的节点位移进行耦合,并在与试验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模型合理的单元边长为2cm。(2)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在自重、自重+车道荷载以及自重+超载车辆荷载的三种工况下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考虑在疲劳荷载等因素作用下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值会明显降低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将桥梁预应力损失率分别设定为20%、40%、60%、80%四种典型情况并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主受力普通钢筋的拉应力会随着预应力损失急剧增大而成为可能发生疲劳破坏的危险部位,因此需进行疲劳寿命评价。(3)以主受力普通钢筋为对象建立疲劳寿命评价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金属疲劳理论与方法对桥梁进行了疲劳寿命评价。结果显示,在预应力损失率小于60%时不会发生疲劳破坏;预应力损失率达到80%时,在车道荷载条件下疲劳寿命为143.2万次,而在超载车辆荷载条件下疲劳寿命为75.4万次。(4)应用规范中的方法对主受力普通钢筋进行了疲劳评价,并与基于利用金属疲劳理论与方法的疲劳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规范给出的钢筋疲劳极限Δfy~f,在应力比接近0时比较合理,而在应力比较大时缺乏合理性;金属疲劳的理论与方法适用于桥梁疲劳寿命的定量分析,但我国目前缺乏桥梁疲劳强度设计的相关参数,需要今后及早积累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