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EPC项目
项目管理
协同度
复杂系统理论
摘要:
EPC总承包模式作为一种国际工程领域先进的总承包模式,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经过多年发展已被广泛应用。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EPC总承包模式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张,竞争越发激烈,项目管理作为总承包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影响因素显得更加关键。但当今EPC项目管理仍存在各管理阶段割裂、管理机制不相适应、信息共享程度低等问题,如何使EPC项目管理更加协同,提高总承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复杂系统出发结合解释结构模型,对EPC项目协同管理系统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组织、信息、过程、目标、制度为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EPC项目管理系统协同评价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提升策略。首先,将EPC项目协同管理看作一个完整的复杂系统进行分析,确定组织、信息、过程、目标、制度五个方面为组成项目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并构建了EPC项目协同管理系统结构模型,使用ISM解释结构模型对其进行层级划分,探究了EPC项目协同管理系统的形成机理,为评价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其次,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EPC项目管理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熵值法修正的G1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赋权,以序参量原理为基础构建了EPC项目管理协同度测度模型,并确定协同度等级界定标准。最后,以兰州市某公司办公楼改造项目为例验证模型有效性,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该项目协同情况的原始数据,经过处理,根据测度模型对该项目的协同度进行计算,得出信息与制度子系统协同度较高,组织与目标子系统为中度协同状态、过程子系统波动较大,其结果基本与项目协同现状相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子系统协同状态的原因,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