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智慧工地
工程项目管理
DEMATEL-ISM
模糊层次分析法
评价模型
摘要:
伴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其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更新传统的建筑管理模式已经变成了一种普遍的进步方向。智慧工地,这一新兴的管理概念,其核心目标是将最新的信息技术与建筑现场的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以此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达到工地智能化监管的目标。为了深入理解并有效运用智慧工地的理念,开展对智慧工地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水平的评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智慧工地体系中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针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1)通过对智慧工地概念的综述研究,清晰地界定了智慧工地的内涵和特征。对智慧工地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撑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了智慧工地的基础理论。
(2)通过DEMATEL-ISM方法研究智慧工地体系内部各要素的互动关系,通过组合专家咨询和文献研究的方式收集必要的数据。利用矩阵运算构建了一个展现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DEMATEL-ISM框架模型,并将要素按照最直接影响要素、直接影响要素、原因要素进行了层级划分。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智慧工地应用水平的相关建议。
(3)在建立了智慧工地体系的基础上,明确了包括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和技术系统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通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Python程序进行计算,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已有的智慧工地技术标准和研究成果,提出了智慧工地的评价内容,划定了智慧工地的分级标准。借助已确立的智慧工地评价模型,对某大型商业超高层综合体项目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实践对智慧工地评价标准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某大型商业超高层综合体项目作为案例,深入探讨了智慧工地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应用情况。
本论文深入探讨了智慧工地,并强调了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重大价值。研究成果不仅为建筑行业中的企业在采用高级信息技术方面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也为政府管理部门在鉴别和评价智慧工地应用水平的过程中设立了标准。此外,它还为施工现场管理向智慧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