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煤层
二叠纪龙潭组
地球化学
聚煤环境
吴家寨地区
摘要:
为了探讨煤层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煤环境的关系,根据黔北煤田吴家寨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样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数据,评价了该地区晚二叠世煤的总体煤质特征,重点探讨了煤灰成分指数、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与成煤环境的联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灰成分指数(Fe_(2)O_(3)+CaO+MgO)/(SiO_(2)+Al_(2)O_(3))、SiO_(2)+Al_(2)O_(3)平均0.28,属较强还原型;灰成分中CaO+MgO、Fe_(2)O_(3)+SO_(3)、SiO_(2)+Al_(2)O_(3)三个组分的百分含量中,SiO_(2)+Al_(2)O_(3)含量最高,说明粘土矿物为代表的陆源矿物类型多与淡水介质注入有关。煤中灰分产率、煤灰成分指数以及灰成分三端元分析均揭示研究区的聚煤环境为:从陆源区水浅、水动力较强、还原性较强的环境向远离陆源区水深、水动力较弱而还原性较强的环境变化。研究区微量元素Sr/Ba均值为0.15,表明为淡水环境。研究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Eu负异常,Ce均未出现明显负异常。故研究区主要为陆相聚煤环境,成煤环境受海水影响很小。综合分析认为,吴家寨地区晚二叠世聚煤环境主要与古气候、沉积环境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