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互联网+
化学反应工程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摘要:
“互联网+”环境下,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信息化则带来了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将信息技术引入教与学全过程的混合式教学重新整合了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使得网络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得益彰,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作为高等教育化工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内容不仅涉及了广泛的理论知识,而且涵盖了诸多的工程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互联网+”环境下有效的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变革和优化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化学反应工程学习的高度投入和高效产出。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互联网+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详细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要点。从学习者基本情况、课堂教学现状、混合式教学改革理论三个方面开展了前期分析,分析结果指出学习者存在学习兴趣度不高、学习的自控能力较弱、学习投入较少的问题;课堂教学存在学生主体地位缺乏、课堂互动参与度不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不足的问题。接着,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进行了目标导向的设计和分析,明确了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模块和整体考核评估环节,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奠定了基点和方向。本研究基于雨课堂平台从混合式教学的环境、活动、方法以及评价四个方面设计了“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选用化学反应工程第五章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践应用。通过对比实验法、学生问卷法和教师访谈法验证了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满意度。结果表明: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且学生和教师对该模式的满意度较高。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后:(1)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挑战性,促进学生的知识产出;(3)能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4)能发展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