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SOLO分类理论
有机合成
思维水平
摘要:
有机化学因具有较强实践性,被视为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科目。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好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应是十分重要的。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部分一线教师认为有机合成教学形同“鸡肋”。如何合理设计有机合成教学,提高有机合成教学有效性是当下研究课题之一。SOLO(SOLO 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分类理论作为一种认知发展论,它依据被试者的思维方式和反应水平两个方面来反映学习成果。因此它能为完善当前课堂教育评价体系提供一些思路,并能为实现高中分层教学给予比较有说服力的理论框架结构。笔者研读所查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基于SOLO分类理论有机合成教学研究。笔者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计问卷调查学生有机合成学前学习情况及设计访谈提纲调查教师有机化学教学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现实基础。其次,设计基于SOLO分类评价试题诊断学情,制定分成有机合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编制有机合成SOLO层次评价量表等。最后,以鲁科版第三章第一节有机合成为例构建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分层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并展开教学实践。研究发现,SOLO分类理论在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是,分层的有机合成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教学实践效果良好。二是,SOLO分类评价试题检测学生相关思维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教学评价依据,丰富了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三是,有助于教师有机化学基础章节间的衔接教学。如:针对学习能力较低的A层次学生重点复习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利于有机合成衔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