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荧光液晶高分子
聚集诱导发光
甲壳效应
荧光2D图案
有序增强发射
摘要:
荧光液晶高分子(LLCPs)不仅拥有良好的成膜性,而且取向后也展示出优异的偏振性能,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三维(3D)成像系统以及光学信息储存等光电领域。因此,制备具有不同液晶相结构的高效荧光LLCPs是非常重要的。本论文中,设计和制备了两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的液晶高分子(LCPs),并进一步研究了LLCPs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其光电性质。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设计和合成了单体2,5-二[4’’-(4,4′-二丁氧基)四苯乙烯基]苯乙烯(M1)和共聚物聚{2,5-二[4’’-(4,4′-二丁氧基)四苯乙烯基]苯乙烯}(Pns,n=1,2,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偏光显微镜(PLM)、广角X射线衍射(WAXD)的测试结果表明了M1没有液晶性,而三种共聚物都表现出典型的柱状液晶相结构(Col )。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光致发光(PL)光谱结果表明证明了M1具有AIE效应,而三种共聚物Pns则表现出聚集增强发射(AEE)行为。同时,M1在固体状态下还表现出非常强的荧光发射,其荧光量子效率(Φ)高达27.7%,而Pns的固态Φ随着M1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三种共聚物的Φ范围是18.4~24.3%。然而,由于M1空间位阻的限制,即使在苛刻的反应条件下也不能获得M1含量超过45%的共聚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得到的Pns具有良好的溶剂加工性能。因此,可以利用纳米压痕技术来制备高分辨率的高效发光2D图案,这也表明Pns在光电子和生物光子器件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2、进一步,通过调节单体分子的结构,实现了在温和反应条件下通过简单的自由基聚合就制备出了高效的LLCPs(聚[3’’-(4,4’-二丁氧基)四苯乙烯基]苯乙烯,PSTPE)。通过核磁共振(NMR),飞行时间质谱以及凝胶色谱(GPC)分析证明了单体和高分子的化学结构。WAXD的结果揭示了PSTPE可以形成典型的近晶相结构。UV-vis和PL的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单体还是高分子都表现出了AIE行为。更有趣的是,高分子退火后表现出更高的发射效率。进一步的WAXD和UV-vis研究表明退火后高分子薄膜可以形成更有序的结构,意味着有序增强可以提高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