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化工类文本
文本类型理论
信息型文本
翻译方法
摘要:
化工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在化工行业的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因而化工类文本的英译对促进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经验的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其需求也随之越来越大。本报告基于作者参与的成都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慕课讲稿汉英翻译任务,探讨化工类文本的英译难点及其解决办法。
凯瑟琳娜·赖斯根据语言功能的不同把文本分成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以及操作型文本,并认为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方法。本报告原文本属于科技文本,信息量大、用词准确、且逻辑性强,主要目的是传递化工专业知识,其主要文本类型为信息型。根据赖斯文本类型理论可知,信息型文本侧重内容的传递,在翻译此类文本时,应以目的语为导向,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准确忠实地传达原文信息,确保原文信息功能的有效实现。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本报告就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科技术语、无主句、长句以及隐性逻辑方面的问题,结合源文本中具体实例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对于科技术语的翻译,可采用直译或意译的策略,确保翻译准确无误;对于无主句的翻译,可增添形式主语或者将其转换为被动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以及可接受性;对于长句的翻译,可通过拆分与重组使句子通顺流畅,更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对于隐性逻辑,可添加连接词、调整句序使隐性逻辑显化并增强译文的逻辑与连贯。通过上述翻译方法与技巧,原文的知识和信息得到准确有效的传递,实现原文本的信息功能。
基于此次翻译实践可得出,文本类型理论对于化工类文本的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者希望本报告能为以后从事同类文本翻译的译员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为促进中西方相互学习化工知识与技术做出微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