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池塘圈养
进水起旋式圈养桶
黏附颗粒去除
自动排污
可编程控制器
人机交互系统
摘要:
池塘养殖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方式,但是在池塘养殖过程中的集污、排污环节缺乏高效的机械化设备,主要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存在排污效率低、固体废物去除效果差、劳动强度大以及排污量难以准确控制的缺点,严重限制了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提出的“零排放”池塘圈养模式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切向进水起旋式圈养桶,基于此圈养桶,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了池塘圈养模式的自动排污系统。实现了通过切向进水的方式在圈养桶底部形成螺旋流,去除圈养桶底面上黏附的固体颗粒;并实现了圈养模式排污环节的现场、远程自动控制以及定时自动控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提出了利用旋流清洁圈养桶底面黏附固体颗粒的导流条起旋式圈养桶、叶轮起旋式圈养桶以及切向进水起旋式圈养桶,基于CFD方法对3种圈养桶进行流体力学仿真,根据仿真结果最终选择切向进水起旋式圈养桶作为新型圈养桶的设计方案,提出了切向进水起旋式圈养桶的具体结构,基于CFD方法建立三维流动模型,并对切向进水起旋式圈养桶进行了单相流仿真。根据流体仿真结果分析了进水管数量、进水管安装位置、进水管安装角度以及切向进水速度4个参数对圈养桶底面上的切向速度分布和高速流流动范围的影响。3D打印普通圈养桶与切向进水起旋式圈养桶的实物模型,进行了排污试验。首先对切向进水起旋式圈养桶去污性能进行了验证,确定切向进水弯管安装角度为55°,切向进水速度为0.018 m/s时,圈养桶对底面上附着的饲料颗粒的去除效果较好,与对仿真分析所得的结论相一致。然后选取较优参数组合工况下的切向进水起旋式圈养桶与普通圈养桶进行去污效果对比,发现切向进水起旋式圈养桶对底面附着的饲料颗粒的去除性能明显强于普通圈养桶。2)并根据切向进水起旋式圈养桶设计了自动排污系统的总体方案,根据自动排污控制系统的控制需求,对PLC、触摸屏、电动阀等控制系统硬件进行了选型,并对自动排污控制系统的连接电路进行了设计。使用STEP 7-Micro WIN SMART V2.***.0.0软件对自动排污控制系统的PLC控制程序进行了设计。使用MCGS Pro软件和组态王6.55软件设计了自动排污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系统,实现了更为直观和简洁的控制方式。3)搭建了小规模的自动排污系统,进行了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试验。首先对各传感器的实际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了浊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以及p H传感器均能在试验系统中正常工作。其次,对人机交互系统进行了验证,实现了使用PC和触摸屏,同时监视和控制排污系统;使用PC+组态王6.55软件+向日葵远程控制软件,实现了对自动排污系统的远程监控。最后对自动排污运行进行了试验,自动排污系统能够按照预置的排污策略,控制各电磁阀和水泵等执行构件完成自动排污,实现了排污系统的自动运行。自动排污系统的各项功能可以满足设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