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压电力电缆
环境取能
开放式磁芯
低功耗
电源管理电路
摘要:
高压电力电缆作为电网中传输电力的重要手段,及时对电缆的状态进行监测对确保电缆正常运行、提高用电可靠性至关重要。目前电力电缆状态检测主要通过传感器实现,在电缆表面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方式感应电缆状态信息,通过无线或有线信号将数据传输到终端,实现电缆状态实时监控的效果。作为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产物,传感器做到了小型化、集成化,在电力电缆状态检测方面优势明显。但传感器在电力电缆特殊环境下存在能量供应问题,严重限制了传感器的使用。为了解决电力电缆环境下传感器供能问题,学者们提出利用电缆周围磁场为传感器供电的方式,但是如何提高装置适用范围并在有限体积下实现高效率磁场能量获取是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可调式磁芯取能线圈,将环境中的磁场能转化为电能,并利用设计的电源管理电路将获取的电能处理后供给负载使用。文章整体结构如下:本文首先对电力电缆环境下传感器传统取能方式以及自环境取能方式进行调研并做优缺点比较,提出了磁场取能的方法并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磁场取能方式确立后,对取能线圈磁场取能原理进行推导计算,然后对常用高压电力电缆分类并分析周边磁场方便取能线圈设计。基于上述分析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取能线圈核心部分磁芯进行材料和结构的建模计算,提出可调式磁芯设计来优化输出效果,后面结合磁芯及取能环境设计合理的线圈域再次提高功率输出。其次,通过得到的取能线圈输出数据,采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电源管理电路进行设计。该电路主体包括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为了提高电路的可靠性以及适用范围,电路中设计加入冲击电压保护模块以及储能模块。最终将电路输入端获得的交流电转化成稳定直流电输出,供负载使用。最后,通过以电力隧道为背景环境,单芯交联电力电缆为主体构建实验平台,测试取能线圈实验效果。在实验测试阶段,首先对比取能线圈的实验波形与仿真波形,再探究距离对取能线圈输出影响。然后利用实验室交流信号发生器对设计的电源管理电路模块进行实验探究,测量磁场取能装置整体输出效果,包括开路电压、输出功率以及带载能力,并通过放电实验验证电路可靠性。整个取能装置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尺寸的电力电缆,易安装和拆卸,可调磁芯体积和质量都小于传统环绕式磁芯且磁芯不易饱和,输出功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传感器等低功耗负载使用。设计的电源管理电路功耗低,并可在减小供能死区的同时可稳定输出3.3V电压,较好地解决了电力电缆环境下传感器供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