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温度分布特性
ANSYS仿真
热路模型
反演计算
摘要:
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电力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安全性也引起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电力传输使用的主要设备为电力电缆,电缆的可靠性对电力系统总体稳定性产生决定性影响。如今全球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电力电缆材料为交联聚乙烯,而电缆绝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程度直接决定电缆使用年限,电缆绝缘老化期间,温度作为一项主要因素直接决定老化速度。电力电缆上的一项基本参数为载流量,若载流量较高会造成电缆出现过载问题,升高电缆温度,加快老化速度。过高的电缆温度表示电缆有故障或者负荷较大,直接威胁电缆电能的稳定传递。由此可见,假如掌握电缆运行的实时温度,则可以保证电缆系统运行过程更可靠、安全。本文针对单芯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研究,先介绍了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结构和组成,了解了电缆发热及传热的原理,利用传热学理论深入分析单芯电缆温度场,采用有限元软件仿真计算电缆温度场,得到稳态下电缆径向的温度场分布,研究了在不同的载流量、接触电阻、环境温度、绝缘材料条件下对电缆温度场的影响,即可获得电缆温度在各种条件下的分布曲线,利用仿真技术掌握电缆缆芯和外表皮温度呈现一个线性相关的趋势,为之后的反演计算打下了基础。随后针对电缆缆芯温度无法直接求取这一现实问题,据电缆温度场分布规律,建立了电缆本体的暂态热路模型并进行简化等效,提出了一种基于热阻和热容参数的电缆缆芯暂态热路模型和运算电路,对该电路暂态热路模型计算公式分析,通过合理选择一个最佳的监测温度点,使得温度监测点时间常数约等于电缆缆芯温度时间常数,得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利用反演系数监测预测缆芯温度的电缆缆芯温度反演算法。为验证仿真及反演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电缆温升试验平台,分析了电缆表面温度的检测方法,随后进行了电缆温度分布试验研究,通过对比试验单芯电缆稳态温度和仿真模型得到温度,其误差在允许范围,试验验证了仿真计算的正确性。同时利用得到缆芯温度和外表面温度的试验值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合理选用温度监测点,代入反演算法计算缆芯温度,得出反演算法即适用于稳态也适用于暂态这一结论,验证了反演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