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DC-DC变换器
恒功率负载
非线性
无源性
互联与阻尼配置控制
浸入与不变
自适应
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
能量整形控制
摘要: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变换系统已经成功地应用在许多实际场合作为主要的功率处理单元实现能量的转换,如航天器、智能微电网、飞行器、舰船、通讯网络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由于电力电子变换系统为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且时常受到电路参数摄动、负载和输入电压变化及未建模动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采用传统的线性控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应用中对高性能控制系统的要求。近年来非线性控制算法在电力电子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无源性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在过去三十年,基于无源性理论的控制方案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而且已经成功应用到许多机电系统。本论文针对在电阻和恒功率两种负载作用下,受外界扰动影响的电力电子变换系统输出电压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无源性和抗干扰理论的控制方案,以提升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和跟踪性能。论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一、带有恒功率负载DC-DC buck变换器的自适应无源性控制方法研究。针对buck变换器带恒功率负载的电压控制问题,分别提出了基于标准无源性和动态互联与阻尼配置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同时,基于浸入与不变理论设计了参数观测器在线估计负载功率,从而形成了两种自适应无源性电压控制器。两种控制器的共同优点是都不借助局部线性化技术,直接针对原始非线性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和稳定性分析,使得闭环系统在平衡点具有更大的吸引区,保障了变换器在多变工况下良好的运行性能。两种控制器不同之处在于基于标准无源性是通过对电感电流的控制间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而基于动态互联与阻尼配置控制方案是直接调节输出电压。仿真和实验结果说明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确提升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和跟踪性能。二、基于时变扰动补偿的DC-DC boost变换器增量式无源性控制方法研究。针对boost变换器这样一个双线性系统,分析了运行工况下电感和电容变化、负载电阻变化、寄生电阻等时变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增量式无源性和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的复合控制方案,并严格证明了闭环系统在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电感及电容参数摄动情形、时变负载及时变输入电压情形下所提出方案良好的的抗干扰性能。三、带有恒功率负载DC-DC boost变换器自适应互联与阻尼配置控制方法研究。对于DC-DC boost变换器,恒功率负载的存在相当于给原双线性系统增加了一个新的非线性特性,论文分析了其控制难点,结合无源性和浸入与不变理论,提出了自适应互联与阻尼配置控制方法,严格证明了闭环系统在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该方法显著地提升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和跟踪性能。通过仿真研究验证所提出控制器的有效性。四、带有恒功率负载DC-DC buck-boost变换器自适应能量整形控制方法研究。考虑恒功率负载作用时,与DC-DC boost变换器相比,DC-DC buck-boost变换器系统具有更复杂的动态模型。论文基于DC-DC buck-boost变换器带恒功率负载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控制难点,提出了基于能量整形和浸入与不变技术的自适应能量整形控制方法。所提出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直接对原始的非线性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及稳定性分析。与传统的PD控制器相比,在所提出的控制器作用下闭环系统在平衡点具有更大的吸引区,保障了变换器在多变工况下良好的运行性能,并且有效抑制负载功率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案的优越性。五、带有恒功率负载DC-DC buck-boost变换器自适应双环能量整形控制方法研究。基于上述第四部分可知,针对该系统所提出的能量整形控制器的求解过程较复杂。本部分针对这个系统做出进一步的研究,采用坐标变换和反馈线性化技术将原系统转化为一个级联形式的系统,然后针对该级联系统设计能量整形控制器。本部分的创新之处在于实现简化控制器求解过程的基础之上,在能量整形控制器外环加入一个作用在新的无源输出的PI控制器形成双环能量整形控制器,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扰能力。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