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课程思政理念
中职学生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教学设计
摘要:
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课程思政”的提出,为培养学生的德育添补了一条有效的培养路径。在中职教育中,为提升《电子技术基于与技能》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的发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本身的育人功能,本研究进行了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本研究的内容为:第一,通过阅读大量关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文献,期刊,相关的文件,了解近年来关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掌握“课程思政”理念的概念和内涵。第二,到中职学校进行实地调查,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观察教师课堂教学的活动情况以及学生课堂学习和思想行为活动表现情况,另外,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的方法,更深入的了解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基本情况以及电类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对思政教育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融合的观点与看法以及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实施融合的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调查得出了几点结论:一是中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可度较高,大多数学生很希望在专业课上能既学到知识技能的同时,其他思想政治方面也能有所收获,尤其是与自身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有关的。二是只有少数的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概念有了解,但对于“课程思政”的具体内涵的理解还不够充分。三是“课程思政”理念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应用不够广泛,仅有少数教师在课堂中有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且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基本与课程本身蕴含的育人功能无关。四是思政元素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挖掘要结合课程本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以职业素养为主线,深入挖掘更多的思政元素。第三,基于“课程思政”理念,遵循以学定教原则,职业性原则和润物无声的原则,对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设计进行分析,这部分包括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评价设计。其中对教学目标设计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设计提出了要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挖掘课程蕴含的爱国主义,社会责任,社会公德,职业素养四个方面的元素,促使学生在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和价值观有所提高。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了三个部分:课前引入,情境创设、课中实践,体验感悟、课末总结,情感提升。教学设计的最后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方面对教学评价进行设计。第四,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三极管及放大基础知识点为例,首先挖掘了该部分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然后对部分理论和实训课程进行实际教学研究,最后向同学们发放问卷以及教师访谈的形式,验证“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实践性和教学效果。结果证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得大多数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得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都能有所感悟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