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学习模式
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科技、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电子电工行业迭代升级日趋明显,对一线从业者的职业能力要求也由传统的机械劳动向具备理论基础、技能水平等综合能力转变。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是为一线电子电工岗位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岗位就业奠定基础。本研究以问题导向为原则,通过文献阅读、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分析得出当前学生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学习中存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内容与岗位联系不紧、学习迁移能力不强等问题。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亲身经历的学习方法,其关键在于社会知识和个人知识的交互与转换。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或高度仿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充分感知、感受、感悟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人和事,进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情感、健全人格,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标。本研究将体验式学习运用于电子电工类专业理论课程中,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体验式学习模式。模式由“情境体验”“实践体验”“认知体验”“成就体验”四部分环节组成,学生围绕四部分环节进行“感知情境、明确目标”“行动探索、技能习得”“观察反思、知识建构”“迁移应用、素养提升”的具体学习活动,教师围绕四部分环节进行“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引导探究、技能示范”“概括反思、评价指导”“任务拓展、价值引领”的具体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回归知识与情感的本原关系;让学生“热情求知”,回归知识与活动的本原关系;让学生“在做中学”,回归知识与岗位的本原关系,从而构建“幸福感”较强的课堂,引导学生实现知识、情感、智能的统一。
本研究在具体操作时使用行动研究法进行实验,以成绩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产生基于学生成绩的客观评价和基于学生感受的主观评价进行成效检验。实验表明,体验式学习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能力和个人素养有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