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热解炭
化学气相沉积
电磁场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摘要:
C/C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高温力学性能高、摩擦磨损性能和抗烧蚀性能优异等特点,是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中重要的轻质高强耐高温材料之一,然而热解炭结构不易控和制备周期长这两个核心问题限制了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本文一方面通过向炭纤维预制体中添加纳米炭材料,研究了添加石墨烯及炭纳米纤维(CNFs)调控热解炭结构的方法,对C/C复合材料的增密速率、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实现了热解炭的可控生长;另一方面,通过引入电磁场优化沉积工艺,实现了C/C复合材料的快速致密化和块体各向同性热解炭的制备。主要创新性结论如下:(1)采用浸渍石墨烯结合ICVI工艺制备了石墨烯改性C/C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烯对复合材料的致密速率、形貌结构、力学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石墨烯增加了预制体中的活性位点,气体分子优先在此成核和生长,提高了初始沉积速率,沉积45 h后,添加石墨烯的复合材料G2密度为0.86 g/cm,比未添加的G1高了0.11 g/cm。石墨烯造成大量细小生长锥生成,热解炭由纯C/C复合材料中的光滑层结构向再生层结构转变,炭层间的结合增强,环形裂纹减少。石墨烯的引入致使材料的压缩性能提高,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改善,添加0.66 wt%石墨烯的C/C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从107.4 MPa提高到了183.5 MPa,同时有着最低的摩擦系数0.115和体积磨损量。(2)通过酒石酸铜催化乙炔裂解制备CNFs,负压浸渍到预制体中后,采用ICVI工艺制备了CNFs改性C/C复合材料,研究了CNFs对复合材料的致密速率、形貌结构、力学及摩擦性能的影响。CNFs的引入同样增加了活性位点,提高了初始沉积速率,沉积30 h后,添加CNFs的复合材料C4密度为0.79 g/cm,比未添加的C1高了0.10g/cm。同时CNFs诱导热解炭有序沉积,形成增粗的纳米纤维,当CNFs增粗到2μm,诱导作用消失,炭层织构变差,热解炭向再生层结构转变。CNFs团聚体内部的热解炭整体上杂乱无序,呈各向同性。CNFs容易在预制体内分布不均,导致材料的压缩强度降低,但沉积热解炭后可以降低材料的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添加0.53 wt%CNFs的C/C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从114.4 MPa降低到了93.6 MPa,摩擦系数从0.157降至0.138。(3)通过调整工艺,制备了一种宏观呈各向同性的CNFs/C复合材料,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并与各向同性热解炭(IPC)进行对比研究。CNFs/C复合材料内部的热解炭围绕CNFs逐层生长,生长锥破碎细小,偏光下呈各向同性。CNFs/C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08.85 Hv和19.51 GPa,是同密度IPC的两倍,且摩擦系数比IPC低0.02,体积磨损量仅为IPC的1/30,是IPC的理想替代材料。(4)通过改造管式炉,引入电场和磁场,探究两者各自对热解炭的影响,并改进电磁场CVI工艺,实现了C/C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和块体各向同性炭的成功制备。电场和磁场对碳源裂解产生的带电粒子的偏转作用可以提高沉积速率,样品未加电场沉积1 h的增重率为90.4%,小于150 V匀强电场下的106.2%和250 Hz交变电场下的107.1%,样品未通电沉积28 h的密度为1.09 g/cm,小于通有2 A交流电时的1.20 g/cm。直热式CVI工艺中,添加石墨烯对增密速率和热解炭结构未有明显影响,反而降低了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改进感应式CVI工艺,70 h制备了密度为1.53 g/cm的盘状C/C复合材料。采用电磁场CVD工艺,35 h制备了密度为1.75 g/cm的块体各向同性炭材料,其内部的条带状结构可以提高摩擦系数的稳定性,并降低材料的体积磨损。图105幅,表10个,参考文献1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