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矿井瞬变电磁法
多匝小回线
时频分析
过渡过程
尺度变换
摘要:
多匝小回线瞬变电磁法是我国煤矿采掘工作面含导水构造探测的主要物探方法,在隧道超前探、城市工程环境勘探、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与大回线装置相比,多匝小回线瞬变电磁法有其特殊性,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其实测感应电动势比磁偶极子瞬变电磁场衰减变缓、持续时间更长,导致基于磁偶极子瞬变电磁场晚期视电阻率公式的计算结果严重偏低。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感应电动势幅值方面,认为一次场或其他附加场引起感应电动势幅值增大是造成视电阻率计算值偏低的原因,并采用减小感应电动势幅值的方法将视电阻率值校正到与地层本征电阻率相近的水平。然而,这种校正方法带来了新的问题,在视电阻率值大幅增加而信号持续时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反演出的深度将大幅增加。多匝小回线瞬变电磁法井下实测信号多持续几十ms,采用此类方法计算出的探测距离可达几百甚至上千m,与多匝小回线装置的实际探测距离明显不符。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时频分析、地面与井下试验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系统研究了多匝小回线装置瞬变电磁场响应规律,揭示了发射和接收线圈边长、匝数、电感、电容与内阻等参数对实测感应电动势及视电阻率计算结果的影响特征与机理,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装置影响消除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对多匝小回线装置瞬变电磁场观测信号的影响不同,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发射线圈边长越小,进入晚期条件的时间越早,对感应电动势及视电阻率的影响程度越低、影响时间越短,二次场信号的频带范围越宽,2m边长小回线激发的二次场信号频带范围约为100m边长发射回线的10倍,小回线源与磁偶源激发的信号频带范围更接近。(2)关断时间对感应电动势及视电阻率的影响程度远大于线圈边长的影响。当以关断结束时刻作为采样零时刻时,关断时间的增加使感应电动势早期响应值减小,视电阻率计算值偏大;当以开始关断时刻作为采样零时刻时,关断时间的增加使感应电动势早期响应值增大,视电阻率计算值偏小;关断时间对感应电动势及视电阻率计算的影响程度随时间指数型减弱,影响时间范围约14~20倍的关断时间。关断时间越长,二次场信号频带范围越窄,信号中的高频分量大幅减少,不利于浅层勘探,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应尽可能减少发射线圈匝数来缩小关断时间,以减小测量盲区和提高分辨能力。多匝小回线瞬变电磁实测信号与磁偶极子瞬变电磁场数值仿真结果相比,频带范围更窄、低频响应幅值更大。(3)接收线圈过渡过程对一次场的影响与接收线圈阻尼因子有关,阻尼因子越大,关断结束后一次场感应电动势存续时间越短,对二次场感应电动势的影响越小。对于煤矿井下常用多匝小回线装置,关断结束后1ms左右,一次场感应电动势即可衰减到仪器灵敏度水平以下,采用类似圆锥形场源或等值反磁通方法也能从源头上降低或消除一次场。(4)接收线圈过渡过程使得二次场感应电动势频带范围减小,致使早期信号幅值减弱和晚期信号延迟。叠加场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信号的对比分析发现,接收线圈过渡过程是造成多匝小回线装置二次场感应电动势衰减慢、持续时间长、视电阻率计算值偏低的主要原因。(5)根据以上认识,本文提出了基于尺度变换原理消除接收线圈过渡过程影响的频域标定法。尺度变换原理描述了频域压缩倍数与时域扩展倍数相同的客观事实,揭示了接收线圈过渡过程对二次场影响的数学物理机制。通过频域标定法计算接收线圈输出信号与理论输入信号带宽之比可确定时域扩展倍数,据此可进行实测感应电动势时间尺度上的校正。该方法避免了接收线圈电性参数测定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缺陷,减小了主观因素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校正后的视电阻率计算与时深转换结果更加准确、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