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电发动机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
起动发电机
电磁场
温度场
励磁故障
正弦化设计
优化设计
摘要:
多电发动机(MEE)是当前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MEE的核心部件之一,起动/发电机受到了广泛关注。电励磁双凸极电机(DSEM)同时具有开关磁阻电机坚固可靠与电励磁同步电机调压方便的优点,可构成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MEE内装式发电机或起动/发电机系统。本文针对应用于MEE的DSEM的高温环境、高可靠性、低转矩脉动及宽转速范围运行等特殊要求,再加上DSEM磁场非线性,温度场复杂以及电磁-热耦合关系强烈的自身特点,围绕DSEM的本体结构、多物理场综合分析方法、失磁容错系统设计、正弦化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针对航空电机恶劣环境下多物理量之间强烈的耦合关系,及DSEM磁场非线性、槽内热源热阻复杂、电机温度分布不均等自身特点,从电磁场、温度场多物理场耦合的角度对DSEM进行电磁和温度特性分析。结合DSEM的热分析需求及现有热分析方法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温度预测的电磁-热双向耦合DSEM热分析方法,提出电枢-励磁槽内三热源、分层热阻的DSEM温度预测模型,对DSEM进行详细的温度场分析;并通过磁路计算、仿真分析和实验的方法对DSEM不同温度下的电机特性进行研究。搭建DSEM电磁和温度测试实验平台,所提方法和所得结论在三相12/8极DSEM样机得以验证,为DSEM的温升评估和电磁、冷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MEE高温环境下的DSEM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针对航空电机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和传统DSEM在失磁时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设计并分析了一种新型适合于失磁容错运行的DSEM,并研究了失磁容错运行下的转矩脉动抑制策略;分析了失磁前后DSEM的输出转矩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绕组结构,提高了DSEM的失磁容错能力;在正常/失磁条件下,分析了失磁容错型DSEM的结构参数,揭示了电机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将失磁容错型DSEM和相同尺寸的传统DSEM以及开关磁阻电机的稳态转矩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失磁容错设计的有效性;通过对电感特性和转矩特性的分析,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改进控制策略提高了失磁容错型DSEM的输出转矩并抑制其转矩脉动。研制了样机并搭建了适合于传统和失磁容错型DSEM的实验平台,样机的失磁容错能力及所提转矩脉动抑制策略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为MEE应用背景下DSEM的可靠性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针对DSEM转矩脉动对MEE起动平稳性、噪声和对轴应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对DSEM进行正弦化设计,实现了DSEM的正弦化驱动,改善传统DSEM转矩脉动大的缺陷。分析了传统的DSEM反电势畸变的原因,根据其原因提出了方波反电势相位调制正弦化的方法;对两种不同励磁方式的DSEM进行了正弦化设计,并采用偏心气隙极弧和相位反相线圈反向串联的方法,提高了反电势波形的对称性和正弦度;基于Gray-Fuzzy-Taguchi方法对正弦型DSEM研制过程中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基于场路联合仿真对传统和正弦型DSEM进行了电磁性能对比分析;针对正弦型定子分布励磁电励磁双凸极电机(SDSEM-DF)与传统DSEM结构的不同导致的温度分析模型和温度分布的差异,提出了一种槽内材料分层分区域等效热模型;分析了SDSEM-DF三维全域稳态温度分布,研究了不同电密下电机的温升情况和温度分布规律;最后研制了SDSEM-DF样机,验证了所提DSEM的正弦化设计方法和SDSEM-DF热建模、热分析的正确性。正弦驱动下DSEM较小的转矩脉动有利于MEE起动阶段的平稳性的提升和噪音的减弱。
上述研究均涉及MEE用DSEM设计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际MEE的运行特点,对低压轴内装式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DSEG)和高压轴内装式电励磁双凸极起动/发电机(DSES/G)进行设计。针对桥式全波不控整流发电方式去磁电枢反应导致的电机输出功率降低,提出一种基于励磁磁势补偿的DSEM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所提方法进行低压轴DSEG设计,并采用混合田口法和响应曲面法对其进行多目标优化;基于集总参数网络法和有限元法对低压轴DSEG进行温度场对比分析;然后在低压轴DSEG的设计基础上,提出考虑材料温度特性与发动机结构约束的综合设计方法对高压轴DSES/G进行设计;研制低压轴DSEG样机并搭建测试平台,完成低压轴DSEG电磁特性和温升情况的测试;研制高压轴高温DSES/G并搭建与之匹配的MEE高温高速地面模拟测试平台,完成300°C高温环境下DSES/G实验验证。验证了MEE运行指标下的低压轴DSEG和高压轴DSES/G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样机的成功研制及其高温测试结果可为航空全尺寸电机设计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