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信息认知
侧信道攻击
加密算法
电磁泄漏
神经网络
摘要:
随着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广泛普及,各种数字化智能设备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设备的信息安全也愈发成为关键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点。密码集成电路作为智能设备的核心部件,通过加密对设备数据安全提供保护。在密码集成电路工作状态产生的电磁泄漏包含与加密相关的有效信息被称为侧信道信息(简称侧信息),侧信息泄漏对于设备的安全性存在重大隐患。密码集成电路电磁信息安全研究已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密码集成电路电磁信息安全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有泄漏信息检测分析误判风险较高、泄漏信息质量和数量具有局限性、电磁攻击假设模型数量冗杂和模型匹配度低、单一通道泄漏数据信息量受限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现场可编程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作为密码集成电路研究主体,基于信息认知流程,开展侧信息获取、侧信息与密码算法分析、侧信息利用的高效率优化研究工作,重点突破电磁泄漏信息的数据增强、电磁泄漏信息与密钥模型拟合、同源多通道侧信息融合等关键技术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
第一,本文在侧信息的有效获取与处理阶段进行优化,通过“泄漏检测-数据增强-一致性检验”方案对电磁泄漏数据进行增强,利用相关电磁攻击实验验证增强数据的有效性。在泄漏检测阶段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与信号自适应层级分解的非特异性泄漏检测方法,针对侧信道泄漏信号的非平稳时变信号特点,对原始泄漏信号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判断;重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电磁泄漏信号数据增强网络(Electromagnetic Enhanced Cycl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EME-CycleGAN),实现对电磁泄漏攻击实验数据集的有效扩充;增加了一致性检验来保证生成数据与真实数据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电磁分析方法进行侧信道攻击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通过以上数据增强方法,将攻击成功所需数据量减少20%,增强效果优于现有文献的数据增强方法。
第二,提出了基于多元对称子网络并行分析和迁移学习的电磁分析攻击模型,构建了具有对称相关性的密钥分类子模块集合。融合字节块集合差异化网络模型与端到端直接攻击方式,形成了整体对称决策框架,并提出了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密钥分类结构。本结构中包含侧信道信息数据获取,密钥值有效性分析和攻击位置结果判定三个主要部分。设计了有效密钥导向的侧信道分析实验,基于“分而治之”的思想,提出了一种以加密密钥部分比特为目标的攻击方法,减小了密钥枚举范围;基于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侧信道电磁信号特性,实现侧信道电磁泄漏信号和唯一密钥的端到端准确映射,设计了电磁分析攻击的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多元对称子网络并行分析结构,结合迁移学习方法实现网络参数寻优,将模型训练用时缩短了约34%。实验结果显示模型平均准确率可达78.18%,其中最高准确率可达90.63%,相比文献中的攻击模型,本章模型最高准确率提高了 1.67%,平均准确率提高了 0.93%。
第三,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多通道侧信息融合的密钥攻击方法,从信息融合的不同阶段出发,设计了数据融合、特征融合和决策融合三种融合策略。首先从侧信息的信源角度分析了 FPGA的多种泄漏形式,设计了同源加密芯片的多通道泄漏信号采集实验,通过多线性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多线性子空间对数据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提取有效信息的同时避免了数据维度爆炸,实现了多通道数据融合;其次,在特征融合角度设计了一种胶囊和分层多尺度相关融合双流网络结构(Capsule and Hierarchical Multi-Scale Correlation Fusion Dual-Stream Network,C-HMCF-DNet),通过模型双流结构中的胶囊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数据中的不同尺度特征,提高时域电磁泄漏信号对密钥的攻击准确率;最后,在决策融合角度设计了时频信号双网络模型的决策层融合方法,将两个独立网络分别用于对电磁泄漏的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进行训练,通过决策层设置权重机制对双网络的判别结果进行决策判定。通过与现有参考模型的攻击准确率对比,本方法准确率提升约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