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弱信号
PMF-FFT
互相关干扰
片上系统
捕获策略
摘要: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中,卫星发出的信号在空间传输后由于受到多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导致到达接收机的信号变得十分微弱。在此背景下,提升接收机的性能,尤其是增强弱信号的捕获能力,已经成为导航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在GNSS捕获原理的基础上,基于部分匹配滤波器和快速傅里叶变换(Partial Match Filter-Fast Fourier Transform,PMF-FFT)相结合的捕获算法改善了强信号对弱信号的互相关干扰问题,以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的形式实现了弱信号捕获电路控制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对弱信号的捕获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分析比较常用的时域串行、并行频率、频域并行码相位与PMF-FFT四种捕获算法,得出PMF-FFT捕获算法较其他三种有捕获时间短、速度快且硬件易实现的优势,从而确定了以PMF-FFT为基础的弱信号捕获算法。此外弱信号捕获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利用相干积分与非相干积分来提高信号增益,但是在积分时间和积分次数达到一定限度后信号增益提升不明显,所以在其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强弱信号间的互相关干扰对弱信号捕获的影响。对子空间投影法和消去法两种互相关干扰抑制方法进行了比较,考虑消去法原理简单、不涉及向量运算和硬件易实现的优势,最终使用消去法抑制强弱信号间的互相关干扰。
(2)针对基于PMF-FFT的弱信号捕获算法进行数学建模与仿真,通过设定载噪比为45 dB×Hz的强信号和25 dB×Hz的弱信号,仿真分析强信号对弱信号的互相关干扰影响。结果表明,未使用互相关干扰抑制算法,经10 ms相干积分后捕获结果不理想,弱信号的自相关峰已经被强弱信号的互相关峰淹没。同样在10 ms的相干积分仿真环境下,使用互相关干扰抑制算法,此时弱信号的自相关峰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弱信号能够被正确的捕获。因此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SoC灵活性高,易于集成,低功耗等优势,给出构建弱信号捕获SoC的总体设计方案,以SoC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基于PMF-FFT与互相关干扰抑制的弱信号捕获电路控制算法。
(3)硬件电路部分,依据高级高性能总线(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 Bus,AHB)协议标准实现了ARM核与捕获电路TopLevel层的通信接口,并为数据预处理单元进行寄存器的定义与地址分配,然后基于PMF-FFT捕获算法实现了互相关干扰抑制算法的关键电路,其包括强信号的重构、匹配滤波器和FFT单元,并仿真验证其时序与功能均满足设计要求。软件部分,利用C语言设计实现了算法流程中的函数体,划分了GPS信号捕获策略的结构,依次完成报告捕获状态、更新搜索策略、执行搜索策略完整的弱信号捕获流程,实现了软硬件的动态交互。在软硬件协同验证阶段,使用ARM与FPGA平台进行联合调试,利用STR4500仿真器输出载噪比为45 dB×Hz的强信号和27 dB×Hz的弱信号进行算法实测,结果表明使用互相关抑制算法可以正确的捕获到载噪比为27 dB×Hz的弱信号,从而表明本文实现的弱信号捕获电路控制算法提高了对弱信号的捕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