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主动功率解耦
二倍工频纹波
优化设计
非线性电容
摘要:
为应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应用。太阳能以其便捷性、低成本、无污染等优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模块化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具有灵活、鲁棒性高等优点,在光伏系统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目前光伏逆变器常采用前级DC/DC级联并网逆变器的两级结构,中间为直流母线。由于逆变器并网瞬时功率与光伏板输出直流功率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存在二倍工频的功率扰动,并对光伏板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和光伏板寿命产生不利影响。传统的并联电解电容的解决办法普遍存在体积大、电容寿命短等问题,制约着装置整体可靠性。如何有效抑制二倍工频的功率扰动、提升系统功率密度和可靠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主动功率解耦技术及其优化设计开展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了主动功率解耦电路的工作原理,对主动解耦电路的交直流解耦方式所需的电容量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了各自的优劣。以解耦电路的效率和功率密度为主要优选指标,对开关器件、电容、电感三种基本元件进行建模并进行分析比较。在器件损耗方面,建立了以半桥基本结构和器件品质因数(NFo M)统一损耗模型,通过硅功率器件的品质因数的规律,避免了枚举器件带来的重复计算。从电解电容和陶瓷电容的特性出发,分别建立了电容的通流能力-功率密度数学模型,结合不同工况下两种电容体积的最小值,为选择解耦电容提供了依据。通过对电感器件的大量调研以及原理分析,给出了电感的感量与体积、导通电阻的关系,为电感的优选和评估提供依据。基于上述模型,以解耦电容的电压极性和与母线电压的关系为维度,比较了直流型和交流型、升压型和降压型、并联型和串联型拓扑在体积和损耗方面的优劣,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并联在直流母线上的降压型拓扑为主动功率解耦电路结构。
根据应用需求,基于预期的损耗限制,以飞跨电容多电平(FCML)电路为优选拓扑,确定了电路的优选电平数以及最大开关频率,设计了电路参数及器件选择。设计了主动功率解耦电路控制策略,包括解耦电容直流偏置控制环节、二倍工频分量消除以及飞跨电容主动均压环路。针对飞跨电容潜在的不均压问题,设计了一种主动均压环路。针对FCML拓扑中陶瓷电容非线性引起的电流畸变问题,在分析电流频谱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特定谐波消除控制策略,改善了电容非线性特性带来的新谐波污染的问题。最后,论文设计并搭建了200W飞跨电容三电平功率解耦电路样机,,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参数设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