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科技安全
风险预警
PSR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熵权TOPSIS
摘要:
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要素,是驱动创新发展的“压舱石”,而科技安全的实现依赖高技术产业作为支撑(如集成电路等产业)。因此,保障高技术产业安全构成了科技安全的基本维度,也是科技安全的重要体现。科技安全的实现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全流程与各环节的合作,其中,研判风险并及时预警是核心环节。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技术管制政策,对我国科技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在此背景下,研判我国高技术产业层面的科技安全风险态势并建立预警机制显得至关重要。集成电路制造作为现代化产业的核心枢纽,其发展不仅关乎我国科技产业的竞争力,更成为数智时代国家竞争的焦点,在国家综合实力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基于集成电路制造产业构建科学系统的科技安全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产业科技安全水平如何,是否面临风险与威胁,产生风险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建立科技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相关部门应当如何制定科技安全政策,这些问题都需要回答。
因此,本文以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为例,构建科技安全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估科技安全水平并确定风险。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科技安全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科技安全”、“科技安全风险预警”等概念,梳理了科技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随后,本文依据总体国家安全理论、非传统安全理论、系统理论以及危机管理理论确定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基于集成电路制造产业的相关数据结合PSR理论模型,构建了包含压力(P)、状态(S)、响应(R)三个层次的科技安全PSR动态模型,通过对其内在逻辑的梳理构建了科技安全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计算指标权重、预警指数并划分风险等级。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的逻辑。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2011-2022年研究期内集成电路制造产业科技安全风险预警指数呈现波动变化,处于危险的预警区间;从各维度上看,压力层、状态层指数呈现波动上升,响应层指数平均高于前两者。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产业科技安全面临重要挑战,存在较高风险的原因在于(1)我国在科技安全风险上感知能力不足,在存在技术依赖的同时缺乏科技安全风险意识和治理机制;(2)我国的科技安全风险预警工作仍待加强,科技安全风险预警工作尚未实现常态化;(3)我国科技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缺少共享的科技信息共享平台。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优化政策建议。首先要增强科技安全风险预警意识,提升科技安全风险预警能力;其次要推进科技安全风险预警工作常态化,建立多主体预警协同机制,支撑科技安全监测预警工作,推进科技安全风险预警工作常态化。
本文通过构建科技安全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产业评价科技安全水平,提出我国科技安全风险预警优化的政策建议,旨在加强我国科技安全风险预警治理,这对推动我国科技安全风险预警工作、提高反制能力、促进科技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也为新时代背景下提高我国的科技安全感知能力提供一定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