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等数学
分层教学
实证分析
摘要:
“高等数学”作为高校中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综合素质提高以及社会技能增加存在直接影响。但随着高校扩招工作进一步推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紧张的问题,与此同时,进入高等教育学生人数迅速增多,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如精英教育时期扎实。目前高等院校普遍根据学生年级、专业分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班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学生基础不同,但教学难度、课程目标相同、课程进度一致,未因材施教,导致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跟不上进度;且无法满足有考研需求等基础较好学生的求知需要。分层教学依据学生智力水平和成绩的不同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自然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但分层教学模式需要将整个年级学生进行评价、分层,上课过程中会打乱学生所在的自然班秩序,在管理上存在些许难度。据调查,目前高校未大规模推行分层教学,对于该模式是否有必要全面推广值得研究。对于分层教学目前的研究,大多以中小学及高职部分课程为主,但缺乏对于高等教育中分层教育模式的研究,特别是以本科院校基础课程为主的分层教学研究;且对于高校中高等数学的分层教学实践缺少一定的统计依据;对于如何分层及分层后产生的困难等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在人们主观印象中,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成绩是存在直接联系的,但主观印象不能够代表逻辑推理,数据间的相关性需要用统计模型来对其分析进行说明。笔者以西部某高校为实例,利用层次聚类法将数据进行分类,按聚类效果将其分为四簇,并使用独立性卡方检验对西部某高校2017级学习高等数学学生的主要科目(语、数、外)的高考成绩与高等数学成绩间的进行定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高考主要科目成绩均与高等数学成绩显著相关,后续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分别对其影响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高等数学与学生的高考主要科目间存在显著相关,且高考数学对于高等数学成绩的影响最大。故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分析、讨论“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教学方式并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模型提出分层方案,针对分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笔者利用实证分析结果,结合综合评价模型对该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提出分层教学方案及分层方式,以期提升“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