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实践教学
创新
摘要:
高职院校因其学制只有三年,只设置了两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与本科院校存在较大差异,但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要求却是相同的。如何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教学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显得特别重要。现实中《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与人们的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专家学者开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良方。《基础》课如何开展实践教学,目前各高校正处在探索之中,因此开展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查阅了国内《基础》课实践教学研究和国外公民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到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担任《基础》课教学的机会与学生进行访谈,运用读研期间所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基础》课实施实践教学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但现实中实施是困难的。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学理念在实施中的失衡和生源质量偏下是制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和实践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制约因素。针对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提出了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最大的特色,利用高职院校专业课实践教学的资源优势,采用“工学结合”的教育方法。以“工匠精神”培养为结合点,实现专业教师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有机融合,将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与《基础》课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案例来自专业课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将《基础》课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块,针对不同的专业有所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