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红色影视作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教学运用
摘要:
在新媒体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实现现代化的改革创新是大势所趋。红色影视作品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艺术表达,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深入挖掘红色影视作品的教学资源,在“纲要”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红色影视作品的育人价值,能够帮助教学对象深入历史学习,在全面客观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增强政治认同、提升精神境界、坚定历史自信。
阐释红色影视作品运用于“纲要”课教学的必要性,为发挥红色影视作品运用于“纲要”课教学的独特优势提供理论支撑。结合“纲要”课教学特点,对红色影视作品进行概念界定以及特征与种类的分类归纳,揭示了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性、历史性、时代性、教育性、艺术性以及可操作性特征;阐述了红色影视作品的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以近现代历史史实为主题的历史纪录片、以先进人物事迹为主题的红色影视作品、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的红色影视作品以及以宣扬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红色影视作品四大类,为后期研究提供正确的导向。进而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以及教学过程三个维度,阐明了红色影视作品运用于“纲要”课教学的必要性。
探究红色影视作品在“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现状,明晰红色影视作品运用于“纲要”课教学的现实困境。对问卷数据和访谈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红色影视作品在“纲要”课教学中仍存在“纲要”课教师在对影视资源的选择中疏于学科联系、作品运用方式相对传统以及作品运用效果呈现比较缓慢等问题。究其原因,红色影视作品教学资源难以兼顾学科差异性、创新红色影视作品运用方式成本过高以及红色影视作品运用体系架构不够清晰等。
抓住痛点、对症下药,为红色影视作品在“纲要”课中的运用效果提升提供具体的对策建议。深入挖掘红色影视作品教学资源,为“纲要”课教师教学提供素材推荐;注重从“纲要”课教师对于红色影视作品的融贯意识、鉴赏品质以及教学评比三个层面提升“纲要”课教师的教学素养;鼓励“纲要”课教师从学科特点、地方特色、节日庆典等角度创新红色影视作品的运用方式;坚持教学设计以生为本、畅通红色影视资源共享渠道以及完善课程评价机制,积极构建红色影视作品运用新体系。由此,由表及里,发挥各方合力,充分挖掘红色影视作品的育人价值,丰富“纲要”课教学资源,提升“纲要”课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