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实践基础
摘要: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改良主义思想体系。由于它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体制和政策进行了一些有利于劳工阶层的改良,从而在不少国家获得了认可,又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一些经济、社会政策和措施表面上与其有相似之处,且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共同的“老祖宗”,因此,近几年来,它在中国的影响逐渐扩大。有人有意无意地混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澄清二者区别是关系到我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对于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之间有很多明显差异。限于作者的能力和时间,本文选取四个角度,即从实践基础、核心价值观、政党观、所有制理论等四个方面对二者的区别做进一步的梳理和比较分析。本文首先就近几年来我国学界对二者异同的比较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作者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二者交流、交锋的增多,我国学界从总体上对二者的区别的把握是准确的,但在实践基础、核心价值观、政党观、所有制理论等四个方面的比较研究还需要拓展和深化。本文第二部分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实践基础的差别。从实践上看,中国进行的后发追赶型现代化是在东方一个落后的大国从事的一个非常不同的实践,它必然从社会理想到制度设计都与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社会主义非常不同。本文第三部分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内容更丰富。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目标的丰富、多样性决定的。关于自由、公正等价值目标虽然在字面上完全相同,但其实质内涵有本质区别。我们的自由、公正强调的是强调集体的自由,与民主社会主义站在个人主义立场上强调个人自由的优先权是非不同。本文第四部分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观与民主社会主义政党观之间的区别。二者不同的政治理念有着不同的政治传统和现实依据,并且,这种区别不是一个表面上的形式性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一个政党是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本文第四部分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中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所有制实现形式上的混合,并且继续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根本目的是发展公有制经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并不是像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的那样,在国家的根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上实行混合所有制。本文的创新是对两者核心价值和实践基础区别的论述。这是以往的研究没有涉及到的,另外,对政党制度和所有制思想的区别也提供了新的思考,尝试做出新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