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种植活动
大班幼儿
科学探究能力
摘要:
科学领域教育是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种植活动作为综合性科学活动,能让幼儿在真实的自然中操作、观察,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在科学理念关键指标中,提出应当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研究者从自然教育的角度出发,立足于种植活动,了解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水平。本研究以“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观察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研究工具,选取H园24名大班幼儿为观察对象,针对科学领域中观察与分类、实验预测和得出结论、自然和物质世界、工具与技术四个维度能力的发展,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观察,发现种植活动中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存在以下问题:观察目的易转移,脱离探究过程;记录内容有偏差,与观察内容无关;猜测与实验验证结合不足;结论概括薄弱,欠缺经验归纳;对种植作物的科学认知薄弱;对事物内在联系认识不足;材料操作不当;探究需求不足。经过总结,从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四个层面,分析影响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不健全,心理氛围支持不够,材料投放不全面;教师活动开展内容不深入,缺乏相关的种植知识,欠缺积极有效的干预;家长忽视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班级工作参与度不高;幼儿自身兴趣的差异,日常经验的积累。最后基于种植活动中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水平及问题、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创造良好环境,营造心理氛围;种植材料适宜化,激发探究兴趣;活动形式一体化,延展探究内涵;提高教师种植素养,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幼儿探究,引导幼儿掌握探究方法;转变家长观念,支持幼儿参与种植;积极参与班级工作,合力做好家园共育;种植内容以幼儿为主,尊重幼儿探究兴趣;种植过程可视化,支持幼儿回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