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抽动障碍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摘要:
目的:
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分析陈晓刚主任中医师在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方面的诊断和治疗思路,总结核心方药的规律,旨在归纳陈晓刚主任中医师在治疗此疾病时的辨证施治思路、用药特点和组方原则。此外,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其核心处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小儿抽动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处方资料,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就诊于陈晓刚主任中医师门诊的儿童抽动障碍患儿的病例资料。通过中医师承辅助平台V3.0版本进行数据挖掘。统计患儿一般信息、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患儿共患病等频次,再基于关联算法筛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组合,通过聚类分析得出陈晓刚主任中医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核心处方。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筛选核心处方治疗抽动障碍的交集靶点,并进行GO富集分析、KEGG分析及分子对接。
结果:
本研究通过筛选共有532个处方,根据使用频次分析结果,使用频数达150次以上药物分别为白芍、钩藤、刺蒺藜、僵蚕、合欢皮、天麻、龙骨、蝉蜕、防风、茯苓、牡蛎、葛根、桔梗、木蝴蝶。核心处方由白芍,钩藤,刺蒺藜,合欢皮,龙骨,天麻组成。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包括AKT1、TNF、IL6、IL1B、TP53、ESR1等在内的108个核心靶点。运用核心靶点进行BP分析,富集在细胞对化学压力的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活性氧的反应、活性氧的代谢过程、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分子的反应、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活性氧代谢过程的调控、对营养水平的反应、对金属离子的反应等相关生物过程中。再对核心节点进行KEGG分析后发现,与抽动障碍相关的通路包括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等通路。
结论:
1.通过数据挖掘,提示陈晓刚主任中医师辨治儿童抽动障碍提倡肝脾同调,实证以平肝息风豁痰为主,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以补脾柔肝息风为要。重视食、湿、风、痰、热等邪气,标本兼顾,攻补兼施,恢复机体阴阳平衡。治疗同时,注重“治心调神”,身心共治。
2.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由白芍,钩藤,刺蒺藜,合欢皮,龙骨,天麻组成的核心处方可能通过山奈酚、β-谷甾醇、槲皮素等活性成分调控AKT1、TNF、IL6等靶点,进而作用于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等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