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致密性髂骨炎
强直性脊柱炎
X线
诊断学
骶髂关节
影像学
摘要:
目的:致密性髂骨炎(osteitiscondenses ilii,OCI)是一种发生于两侧骶髂关节的慢性炎症。OCI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目前对于OCI的诊断,尚无统一的标准,为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提高OCI的鉴别诊断能力至关重要,故本研究通过统计学分析,进一步认识OCI的影像学与实验室特点,从而为临床上诊断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收集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教研室防腐骨盆骨骼标本3例和新鲜骨盆标本2例,对骶髂关节解剖结构进行形态学观察分析。第二部分:(1)收集南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间影像学报告为OCI的骨盆X线正位片165例。运用影像学分析软件观察骨盆X线正位片上骨硬化区域的面积大小。根据《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将纳入研究的骨盆X线正位片病例分为3类:①“符合诊断”:符合OCI影像学诊断标准,即髂骨沿骶髂关节中下2/3部位有明显的骨硬化区,呈三角形尖端向上,密度均匀,不侵犯骶髂关节面,无关节狭窄或糜烂;②“疑似诊断”:骨硬化区累及少部分骶髂关节或骨硬化区不明显;③“不符合诊断”:髂骨沿骶髂关节区没有明显的骨硬化区,骶髂关节间隙清晰。然后,将“符合诊断”及“疑似诊断”归为“病人组”,“不符合诊断”归为“非病人组”。运用SPSS19.0软件完成相关数据处理,分类变量用百分数(%)统计。统计结果与临床上OCI确诊患者相吻合作为筛检阳性界值,计算OCI的真阳性率及真阴性率。(2)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间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骨盆X线正位片报告为OCI的120例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均通过CT或MRI检查后分为OCI组和AS组。第三部分:将本研究中第二部分的120例临床病例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及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学检验结果进行比较,输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收集防腐骨盆骨骼标本3例和新鲜骨盆标本2例,分别从骨盆整体观、骶髂关节的骨盆X线片及骶髂关节骨盆标本进行解剖结构的标记。第二部分:(1)收集骨盆X线正位片共165例,其中女性161例,男性4例。其中128例(77.57%)为“非病人组”(不符合诊断);37例(22.43%)为“病人组”,其中符合诊断为12例,疑似诊断为25例。用统计结果与临床上94例OCI确诊患者相吻合作为筛检阳性界值,筛检真阳性率为30.85%,真阴性率为92.96%。其中有9例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病例中4名男性均为AS,骨盆X线正位片可见病变区局部异常,并伴有明显的侵蚀、硬化,符合AS表现。(2)收集骨盆X线正位片报告为OCI的病例120例,其中女性118例,男性2例。根据CT或MRI检查的诊断标准,对120例患者骨盆X线正位片进行筛查,其中52例(43.33%)确诊为OCI,68例(56.67%)确诊为AS。第三部分:血清学检查结果显示,AS组HLA-B27阳性率为92.64%(63/68),显著高于 OCI 组(0/52)(x2=101.424,P<0.001);AS 组的 ESR、CRP、IgA升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OCI组(P<0.001)。结论:单纯的骨盆X线正位片检查对OCI诊断存在较强的主观性描述和很高的误诊率,骨盆X线正位片诊断为OCI的患者超半数(56.67%)最后确诊并非OCI。OCI在骨盆X线正位片中的主要表现为骨质密度的增高,单纯累及髂骨的病例可诊断为致密性髂骨炎;实际累及骶骨和髂骨的病例,甚至出现骶髂关节异常,局部侵蚀、硬化,不符合OCI的诊断,考虑是早期骶髂关节炎。进一步检查HLA-B27、ESR、CRP、IgA等实验室指标发现,OCI与AS具有显著性差异,AS组多表现为HLA-B27阳性,ESR、CRP、IgA升高。因此,本研究建议骨盆正位片符合OCI特征时,需行骶髂关节CT或MRI和相关的血清学检查以提高诊断正确率,并了解病情活动情况,以便与强直性脊柱炎作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