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
转移
临床病理
摘要:
背景与目的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起源于近曲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肾上腺样癌,经典型肾细胞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最常见的病理亚型。CCRCC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多CCRCC在确诊时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部分患者在肾细胞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仍然会发生远处转移。CCRCC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和骨,也会发生肾上腺、胰腺、肝脏、鼻腔鼻窦和眼部的转移。转移性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metastatic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mCCRCC)患者大部分是以转移部位的临床症状为首发症状就诊,由于mCCRCC影像学和常规生物学检查没有特异性指标,与转移部位原发性疾病的鉴别比较困难,难以决策精准治疗方案。国内外关于mCCRCC与转移部位原发性疾病鉴别的文献较少,本研究通过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CCRCC和mCCRCC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提高对mCCRCC的认识,以及mCCRCC与转移部位原发性疾病的鉴别。方法1.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289例,其中转移性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51例。2.回顾性分析289例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其中238例未发生远处转移,51例转移性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3.收集289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其中51例转移性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的吸烟史和肿瘤家族史。4.分析289例CCRCC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SP法)特征。5.51例mCCRCC病例中35例肺部转移组与16例非肺部转移组的对照分析。6.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运用卡方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89例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238例未发生远处转移;51例转移性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其中35例肺部转移,16例非肺部转移。2.51例转移性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中35例CCRCC肺部转移,骨转移7例,肾上腺转移5例,肝脏转移1例,胰腺转移1例,眼眶转移1例,咽旁转移1例。2.1 35例CCRCC肺部转移,男性27例,女性8例,患者因为胸闷、咳嗽咳痰、咯血等肺部临床症状就诊发现肺部结节,或无临床症状,体检中偶然发现肺部结节。2.2CCRCC骨转移7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是肢体疼痛、腰背痛或血尿。2.3CCRCC肾上腺转移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患者均为体检时发现肾上腺占位。2.4CCRCC肝脏转移1例,男性,体检时发现肝脏占位。2.5CCRCC胰腺转移1例,女性,患者出现间断腰腹痛。2.6CCRCC眼眶转移1例,男性,患者出现了眼前异物遮挡感。2.7CCRCC咽旁转移1例,女性,患者出现耳鸣,头痛和双侧听力下降。***与mCCRCC的组织病理学形态:mCCRCC细胞呈泡巢状、腺泡状或实性排列,细胞之间有纤细而复杂的分枝状纤维血管分隔,这些纤维血管是由小的薄壁血管构成。细胞呈多角形或立方形,核呈圆形,大小一致,染色质细颗粒状,可见大小不等的核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mCCRCC组织病理学形态与CCRCC相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289例CCRCC,其中238例未发生远处转移,该组中166例行AE1/AE3检查,均为阳性;161例行Vimentin检查,其中158例阳性,3例阴性;166例行CA9检查,均为阳性表达;166例行CD10检查,均为阳性;153例行RCC检查,其中123例阳性,30例阴性。***的免疫组织化学表型:51例mCCRCC中42例行AE1/AE3检查,其中40例为阳性,2例阴性;28例行Vimentin检查,均为阳性;37例行CA9检查,其中36例为阳性,1例为阴性;48例行CD10检查,其中44例为阳性,4例为阴性;30例行RCC检查,其中10例阳性,20例阴性。6.238例CCRCC与51例mCCRCC两组间Vimentin、CA9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8例CCRCC与51例mCCRCC两组间AE1/AE3、CD10、RCC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38例CCRCC与51例mCCRCC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35例mCCRCC肺部转移与16例非肺部转移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CCRCC两组间的CD10、RCC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