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碘酸钠
生理指标
视网膜组织病理
视网膜色素变性模型
大鼠
摘要:
目的全面评价碘酸钠腹腔注射对SD大鼠生理指标和视网膜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32只,雌雄各半。模型组以10 mL/kg剂量腹腔注射碘酸钠(6 mg/mL)1次,阴性对照组以10 mL/kg剂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液1次。每天观察大鼠一般体征,注射当天(0天)和注射后第2、6、9、13、16、20、23、27、29、36、43、50、57天称量所有存活大鼠体质量;注射后第3、7、21、28、41、62天随机选取大鼠(第28天为12只/组,其余为4只/组,均为雌雄各半)进行血清生化学指标检测,系统解剖摘取脏器称重,然后对主要脏器和组织进行HE染色,以及眼HE和TUNEL染色;注射后第28、62天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注射碘酸钠后,模型组88%的大鼠出现一过性稀便,观察期间大鼠体质量增长稍缓且以雄鼠较明显。注射后第28天模型组雌鼠红细胞容积(red blood cell volume,RDW)和雄鼠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 count,Retic#)及百分比(reticulocyte percentage,Retic%)均升高,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雌雄鼠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s,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均有降低趋势,但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雄鼠胸腺重量、系数除注射后第7天大于阴性对照组外,其余时间点均小于阴性对照组,但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由波浪状改变逐步发展为异常心电图样改变,各层排列紊乱,外核层局灶性变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凋亡;病变发生率、病变评分和凋亡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或多于同时期的阴性对照组,第28天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碘酸钠腹腔注射除可使大鼠视网膜变性外,对血清生化、血常规部分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还出现大鼠体质量增长略缓慢和一过性粪便性状改变的现象。因此,在使用该模型开展药物安全性评价时,应关注造模试剂对动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