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癌
OGT
FNBP4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E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平均发病年龄年轻化。其中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oid Endometrial Carcinoma,EEC)是EC最常见组织学类型,早期确诊手术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可达到75%~90%,但近年研究发现其异质性较强,高级别EEC生物学行为更接近浆液性癌,部分患者存在复发风险,预后相对较差,因此亟需寻找更有效的治疗靶点。
目前,有研究报道O-连N-乙酰葡糖胺糖基转移酶或称O-Glc NAc糖基转移酶(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OGT)在EC组织中表达增加,并促进EC增殖、迁移和侵袭,但OGT在EEC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
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发现,OGT在EC中发挥作用可能与FNBP4基因正相关。据报道,FNBP4高表达能加快细胞周期,并使Hippo信号通路失活,从而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而在EEC中FNBP4的作用以及与OGT的相互作用尚未有报道。
为了研究OGT在EEC中的作用及其与FNBP4作用关系,我们分析了OGT、FNBP4在EEC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分别研究了OGT、FNBP4表达水平与EEC的临床病理特征、疾病预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OGT、FNBP4二者之间以及与MMR蛋白、Ki-67、P53、ER、P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期更好地指导EEC的临床诊治和改善疾病预后。
方法:
1、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Linked Omics数据库(http://***/***)的Link Finder模块及Pearson相关性检测方法预测EC中OGT的共表达基因。
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OGT、FNBP4蛋白在115例EEC样本及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OGT、FNBP4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探讨OGT、FNBP4之间以及分别与MMR蛋白、Ki-67、P53、ER、P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1、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OGT与FNBP4基因在E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r=0.6788,P<0.05)。
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GT在EEC组织中表达升高(P<0.001);高级别EEC的OGT高表达率(9/17,52.9%)显著高于低级别(14/98,14.3%,P=0.003);发生LVSI的患者OGT高表达率(7/13,53.8%)明显高于未发生LVSI的患者(15/102,14.7%,P<0.001);发生MELF浸润的患者OGT高表达率(7/13,53.8%)明显高于未发生MELF浸润的患者(16/102,15.7%,P=0.02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OGT高表达率(3/6,50.0%)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0/109,18.3%,P=0.026);OGT在FIGO分期晚期患者的高表达率(7/12,58.3%)显著高于早期患者(16/103,15.5%,P=0.002);OGT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肌层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均无关(P均>0.05)。
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NBP4在EEC组织中表达升高(P<0.001);高级别EEC的FNBP4高表达率(11/17,64.7%)显著高于低级别(20/98,20.4%,P=0.004);发生LVSI的患者FNBP4高表达率(7/13,53.8%)明显高于未发生LVSI的患者(24/102,23.5%,P=0.005);FNBP4表达与患者绝经状态、MELF浸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均无关(P均>0.05)。
4、OGT和FNBP4蛋白在EE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25,P<0.001)。
5、EEC中OGT与Ki-67、FNBP4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r=0.214,P=0.023;r=0.194,P=0.040);OGT与MMR蛋白、P53、ER、PR表达水平不具有相关性(r=-0.154,P=0.248;r=0.016,P=0.883;r=-0.096,P=0.433;r=-0.142,P=0.253);FNBP4与MMR蛋白、P53、ER、PR表达水平不具有相关性(r=0.025,P=0.850;r=-0.147,P=0.173;r=-0.079,P=0.521;r=-0.181,P=0.142)。
6、OGT在EEC组织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为74%(17/23),显著低于OGT低、中表达患者95.7%(88/92,P<0.001);FNBP4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为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