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前列腺癌
聚焦超声手术
内分泌治疗
雄激素受体
病理
摘要: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男性的健康。近年来,一些新兴的局部治疗方法已逐渐替代传统的治疗方法,其中就包括聚焦超声手术(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Surgery,FUAS)。FUAS局部消融早期PCa的短期效果肯定,但中、远期疗效尚存在争议。FUAS局部治疗无法处理影像学不可见的病灶,是导致FUAS治疗后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内分泌治疗(Endocrine therapy,ET)作为一种全身系统的治疗方式,可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和进展,处理影像学不可见的病灶,因此能够弥补FUAS的不足。但PCa患者会在接受ET治疗后两年左右进展为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to prostate cancer,CRPC),造成疾病进展。研究发现,CRPC的发生发展主要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信号通路相关。FUAS消融可能能够破坏PCa组织内的AR,进而延缓ET治疗后患者进展到CRPC的时间。
综上所述,FUAS联合ET可能是一种更好的临床方案,但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这两种治疗会不会产生相互的影响。一方面,需要分析ET治疗后,是否会对超声经过的声通道及靶区的组织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FUAS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另一方面,分析FUAS消融对PCa组织及结构的影响,重点关注可能影响疾病进展的AR的变化情况。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上述两个目的,从病理学角度进行研究。
目的
(1)分析ET后,可能影响FUAS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钙化组织、平滑肌、血管的变化规律。
(2)分析ET联合FUAS治疗对PCa组织的影响,重点关注AR表达的变化情况。
材料和方法
(1)本回顾性研究将ET后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纳入试验组,未进行ET直接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为对照组,两组标本分别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和(Van Gieson,VG)特殊染色观察组织声环境中的钙化组织、平滑肌和血管。然后定量分析钙化组织的数量和面积、平滑肌的数量、不同类型血管的数量和直径,并在两组间进行对比。
(2)分析FUAS治疗后PCa组织的结构变化,先对组织进行HE染色,在光镜下分别识别出非消融区、交界区、消融区的范围;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分析ET前组织、ET后组织、交界区、消融区四个样本区域中的肿瘤细胞、正常腺体、间质组织中AR的H值的变化情况。
结果
(1)我们发现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钙化非常少,在对照组所有标本中,仅发现2个,在试验组中发现3个,且总面积基本相等,钙化组织主要分布在癌周围的正常组织中。对照组:钙化组织最大径0.30(0.16-0.48)mm、最小径0.03(0.02-0.05)mm、钙化数7.00(3.00-20.50)个、钙化面积0.14(0.02-0.37)mm2。试验组:钙化最大径0.60(0.50-0.86)mm、钙化最小径0.05(0.02-0.10)mm、钙化数21.00(17.25-39.25)个、钙化面积1.23(0.92-2.56)mm2。两组比较,试验组的钙化最大径、钙化数、钙化面积稍多于对照组(P=0.000/0.001/0.000);钙化组织最小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08)。
(2)平滑肌方面,我们通过HE染色切片观察发现,ET后,前列腺癌组织的平滑肌呈明显增生的趋势,对照组中的平滑肌是呈有序规整的排列,试验组中的平滑肌明显增生并呈错乱无序的排列。我们定量分析发现,试验组的平滑肌占比像素值2.00(1.69-2.47)x10~7px,明显多于对照组中平滑肌占比像素值1.12(0.99-1.40)x10~7px(P=0.000)。
(3)在血管研究方面,对照组:微静脉446.00(369.00-489.75)个、小静脉111.00(90.50-138.75)个、微动脉20.00(13.50-22.00)个、小动脉6.50(5.00-14.00)个、静脉数554.50(468.25-622.00)个、动脉数28.00(18.50-34.75)个、总血管数570.00(484.50-645.00)个;试验组:微静脉275.00(262.00-303.75)个、小静脉71.00(58.75-79.00)个、微动脉36.50(21.75-43.75)个、小动脉11.00(7.00-15.75)个、静脉数353.00(324.50-381.25)个、动脉数44.50(40.00-52.50)个、总血管数399.50(375.75-426.75)个。两组比较,试验组的微静脉、小静脉、静脉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