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混合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
生物化学
实施路径
中等职业教育
摘要:
《生物化学》课程是中职制药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承担着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为专业核心课程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在中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中职《生物化学》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渠道,也是提升教师思政育人能力和转变中职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渠道。混合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输入式教学,遵循学生中心的教学观,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研究将二者融合,构建出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并将其实施路径在云南省某职业学校制药技术应用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要实现《生物化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不仅要开发出课程中蕴藏的思政教育内容,还需要将其像盐溶于水般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研究基于此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开展研究。首先,综合分析课程思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通过对中职制药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生物化学》课程标准的分析以及充分调研实习学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现状及学生学习特点,论述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出混合教学模式下中职《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实施的七条路径。其次,将构建出的实施路径在云南省某职业学校制药技术应用专业实验班进行教学实验研究。最后,通过SPSSAU软件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和知识水平测试结果,总结该实施路径对学生政治认同、道德品质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自信心、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的影响,得出结论、反思不足,提出展望。实验表明:混合教学模式下中职《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实现了价值引领,对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马克主义哲学观应用的引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并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成绩的提高,达成了中职《生物化学》的课程目标,契合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