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创新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师范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建设人才和百万计的合格教师,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师范院校中的重要学科,植物生理学在培养学科人才方面也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方面尤其重要。然而,几十年来的因循守旧,使得师范院校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已很难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培养要求,积弊很深。
具体而言,当前的高师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着以下弊端:一为教育观念陈旧,认为实验课附属于相应的理论科,从而轻视实验课;二是实验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服务、科研、生产第一线脱节;三是实验教学方法不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四是实验教学评价不能全面、客观、公正、有效发挥评价激励督促作用。由于这些弊端的存在,使得高师学生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后的中小学的教育要求以及创新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高师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创新型社会的来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高等教育也迎来了改革创新的契机。在世纪之交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教育主题,对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校的学科体系中,生物学占有重要的地位。生物学是新世纪的前沿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因而高师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已迫在眉睫。
本研究在实验中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创新探索:教学目标创新探索、教学内容创新探索、教学方式创新探索及教学评价创新探索。在教学目标创新的实践中,立足于时代性和科学性,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目标,立足于全体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建构,从实验知识、技能目标、实验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方面进行了探索。在完成传授学科知识、验证学科理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完善丰富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开拓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创新实践中,进行了三层次实验教学和优化组合实验教学的研究。在补充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同时根据不同实验内容的特点,将有些实验按照效率原则进行了优化组合。这些创新探索体现了科研发展的新成果,提高了学时效率,循序渐进的进行了学生基本实验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方式创新实践中,根据主体性和探究性的原则,进行了启发讨论式和开放式教学的尝试。中心就是由“教”向“导”转变的研究,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和探究意识,积极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和创新中的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验教学评价创新的实践探索中,根据发展性和开放性原则,进行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研究。在评价主体方面,注重了学生本人、同学、教师的三方参与;在评价方式方面,进行了实验操作评价、实验报告考核、实验设计考核、行为态度评价和执笔考试评价的结合,注重了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更加注重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激励、促进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平行测,取得了预想效果。
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创新的实验教学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方面,在实验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方面,均取得了理想效果。在知识方面,学生加深了实验课题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对于实验课题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仪器、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理解更为透彻,掌握了与有关的前沿性和应用性知识,激发了兴趣,增进了知识的系统性。在技能方面,经过实验仪器的更新补充以及实验操作的过程性评价,使学生熟练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拓宽了前沿性和应用性技能的掌握。在能力培养方面,经过教学理念的创新、三层次教学内容的设置、实验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及评价的改革,使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经过行为态度过程性评价的实施,使学生提高了实验兴趣,端正了态度,培养了学生的良好情感,形成了良好的实验室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