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洛因
胚胎
毒性作用
大脑皮层
Bax
c-Fos
miR-129-5p
摘要: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索海洛因的遗传毒性以及对胚胎组织细胞的影响,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在大鼠胚胎发育时注射不同浓度的海洛因,观察胎鼠发育的情况,以及检测分析海洛因对胚胎组织器官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探究在胚胎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海洛因的毒性作用,引起人们对海洛因对女性、子代健康危害的重视,为海洛因的戒治和康复、预防吸毒及戒毒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性成熟未交配过的SPF级Wistar大鼠雄性72只、雌性144只,体重(200±10)g,在SPF实验室适应形饲养7天,然后按雄:雌=1∶2同笼,在同笼交配的第二日,取阴道精子做涂片检测,有精子检测出者视为已成功交配,并将此日标记为受孕零天(记为E0)。交配受孕后,将雌性Wistar孕鼠按照妊娠时间随机分为4组:海洛因低剂量组(15 mg/kg体重):妊娠第7-15天肌肉注射海洛因;海洛因中剂量组(30mg/kg体重):妊娠第7-15天肌肉注射海洛因;海洛因高剂量组(60 mg/kg体重):妊娠第7-15天肌肉注射海洛因;实验对照组:妊娠第7-15天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建立海洛因成瘾孕鼠模型。于妊娠第20天,采用密闭空间乙醚吸入麻醉孕鼠,打开胸腹腔,观察活胎、死胎和吸收胎;观察海洛因对胚胎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Bax、c-Fos、GABA)探索在胚胎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海洛因的毒性作用;采用q RT-PCR实验检查过表达mi R-129-5p对大鼠胚胎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1. 海洛因可影响大鼠的食欲,引起大鼠体重降低的趋势,同时,导致子宫里胎鼠缺少营养,使发育中的胎鼠身体发育不良,体重下降。海洛因组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增加,尤其是60mg·kg-1剂量组在注射海洛因第5天后孕鼠体重出现阶梯式下降,这与着床后早期死胎相互印证,且剂量有关。2. 在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给予剂量不同的海洛因,20日的胚胎观察显示:15mg·kg-1剂量组的胎鼠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不明显,提示此剂量对胚胎发育无显著影响;30mg·kg-1剂量组、60mg·kg-1剂量组随着剂量增高致使胚胎的成活率呈阶梯型下降,畸形率呈阶梯型上升,其中60mg·kg-1剂量组着床率与胚胎成活率明显降低。3. 各海洛因组与对照组相比,15mg·kg-1体重组胎鼠畸形多集中在体表与四肢形态,脑结构与骨骼未见明显畸形;30mg·kg-1剂量组胎鼠在体表与四肢形态的畸形类型与数量增多,中脑导水管和左右脑室增宽,大脑半球发育不全,肋骨骨化不全合并歪曲,椎骨发育不完全,掌骨未骨化;60mg·kg-1剂量组胎鼠不仅在体表与四肢的畸形类型和数量明显增加外,还出现耳未发育、腹部开裂、颌面部畸形(开裂)、脊柱侧凸、眼球凸出、枕骨开裂、脑组织凸出等畸形,脑组织与骨骼畸形程度明显增加,如:侧脑室扩大、颞叶、双侧被盖区、大脑皮质及结合臂发育不全或者左右不对称发育明显,四肢远端骨未骨化,以至可见未成形胚胎。4. 与对照组相比海洛因组不仅可以诱导胚胎大鼠大脑皮层中Bax、c-Fos表达,刺激细胞凋亡的增加与加速,加大在器官发育过程中的毒性作用,并且这些作用呈显出剂量正相关性;海洛因组胚胎大鼠的海马DG区GABA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呈显海洛因剂量负相关性。5. 海洛因可以通过调控mi R-129-5p过度表达从而参与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损伤的发生过程。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海洛因对孕鼠体重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胚胎大鼠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并且呈显剂量正相关性;海洛因可以诱导胚胎大鼠大脑皮层中Bax、c-Fos表达,刺激细胞凋亡的增加与加速,加大在器官发育过程中的毒性作用,并且这些作用呈显剂量正相关性,海洛因可抑制胚胎大鼠的海马DG区GABA阳性神经元数量,并且呈显海洛因剂量负相关性;海洛因可以通过调控mi R-129-5p过度表达从而参与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损伤的发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