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早期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抗核抗体
胚胎移植
阿司匹林
羟氯喹
糖皮质激素
低分子肝素
环孢素/他克莫司
摘要:
背景及目的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是指具有提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及自身抗体阳性但不符合已定义疾病的分类标准的疾病,其早期阶段为EUCTD(Early 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我们发现,在临床实践中,早期未分化风湿病在育龄期女性中更为常见,增加发生妊娠不良事件的风险。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育龄期女性的生育需求随之增加,EUCTD患者反复妊娠失败,严重影响了妇女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关系的稳定,加重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需风湿科、生殖科和产科等多学科联合诊疗。本文通过研究EUCTD反复妊娠失败妇女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治疗方案对胚胎移植妊娠结局(临床妊娠、成功妊娠及妊娠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影响此类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以寻求适合EUCTD胚胎移植患者的诊疗方案,改善妊娠结局。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74名血清抗核抗体阳性诊断为EUCTD胚胎移植妇女的一般资料、临床数据及实验室资料,根据不同干预方案分成四组:A组未予干预,共42例;B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共13例;C组予阿司匹林联合羟氯喹、糖皮质激素、低分子肝素治疗,共5例;D组予环孢素/他克莫司联合阿司匹林、羟氯喹、糖皮质激素、低分子肝素治疗,共14例。比较各组间一般资料,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结果
(1)74名胚胎移植患者病例特点:临床症状发生率分别为皮疹6.76%(5/74)、关节痛10.81%(8/74)、光过敏1.35%(1/74)、口腔溃疡10.81%(8/74)、口干眼干12.16%(9/74)、反复龋齿4.05%(3/74)、雷诺现象4.05%(3/74)、晨僵2.70%(2/74),无网状青斑发生。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器官受累。实验室检查中ANA1:80、≥1:160阳性率分别为75.19%(23/31)、25.81%(8/31),ANA滴度以低滴度为主。
(2)A组、B组、C组、D组四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9/42(36.0%)、4/13(30.8%)、2/5(40.0%)、10/14(71.4%),四组成功妊娠率分别为6/42(14.3%)、3/13(23.1%)、2/5(40.0%)、9/14(64.3%)。D组临床妊娠率及成功妊娠率高于A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有3例活产,2例处于持续妊娠状态,3例出现早期流产,1例孕12周后失访。活产病例中有2例出现妊娠并发症:1例出现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早产并发症;另1例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B组有1例活产,2例处于持续妊娠状态,1例发生早期流产,活产病例中1例出现妊娠期高血压;C组1例活产,1例处于持续妊娠状态(孕20周+),活产病例无发生妊娠并发症;D组5例活产,4例处于持续妊娠状态,1例早期流产,活产病例中无出现妊娠并发症。
(3)中高滴度ANA(≥1:160)与低滴度ANA(1:80)在雷诺现象症状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ANA低滴度与中高滴度在其他临床症状(皮疹、关节痛、光过敏、口腔溃疡、口干眼干、反复龋齿、晨僵、网状青斑)、SSA抗体阳性率、SSB抗体阳性率、补体、红细胞沉降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4)单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D组成功妊娠率高于A组[OR=10.800,95%CI=(2.680,43.516),P=0.001<0.05],结果提示:与A组相比,D组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成功妊娠率的相关因素,单因素中发现既往移植失败次数、脱发有是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把单因素中P<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D组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成功妊娠率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
(1)EUCTD患者经积极临床干预后,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成功妊娠率均明显提高;
(2)中高滴度ANA(≥1:160)比低滴度ANA(1:80)更易发生雷诺现象;
(3)阿司匹林联合羟氯喹、糖皮质激素、低分子肝素、环孢素/他克莫司治疗可提高EUCTD反复妊娠失败妇女的临床妊娠率及成功妊娠率,且是成功妊娠的独立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