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非整倍体
肿瘤
染色体
聚乙二醇
细胞融合
非整倍体
肿瘤
染色体
苦参碱
凋亡
肉瘤
摘要:
背景与目的
非整倍体是癌细胞的最大遗传特征,非整倍体是指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10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非整倍体是癌症的起因假说,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这种假说成立的可能性。但非整倍体作为独立因素能否导致肿瘤的发生,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结论。本实验用人胚胎肌肉细胞进行培养,通过聚乙二醇融合肌肉细胞,以期获得非整倍体细胞,由于聚乙二醇是非致突变物质,在融合过程中不会有基因突变的产生,排除了基因突变的作用,通过此方法获得非整倍体细胞,进一步分析产生的非整倍体细胞能否形成肿瘤,从而对肿瘤产生的诱因-非整倍体学说进行深入研究。
材料和方法
用人胚胎肌肉细胞进行培养,50%聚乙二醇进行细胞融合,观察能否产生非整倍体细胞;利用3-甲基胆蒽(MCA)和秋水仙素(colcemid)联合处理人胚胎肌肉细胞,产生的非整倍体细胞作为阳性对照;未进行任何处理的肌肉细胞作为阴性对照,通过染色体分析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非整倍体细胞。对非整倍体细胞进行长期培养,观察细胞能否恶性转化形成肿瘤。
结果
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通过细胞融合及MCA和秋水仙素(colcemid)处理均产生非整倍体细胞,染色体分析发现这些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异常的,产生的非整倍体细胞以亚二倍体为主,少量细胞为超二倍体;而且部分非整倍体细胞短期培养可以增殖,其中一次融合永生化,但均未发生恶变。
结论
聚乙二醇对人胚胎肌肉正常二倍体细胞融合,能够产生非整倍体细胞。长期培养,未发现细胞的恶性转化。
背景和目的
本实验室通过人胚胎肌肉细胞的培养,获得自发恶性转化为肉瘤细胞系,分别命名MS0812、MS0504、MS3、MS4和MS5。本实验对这种自发恶性转化细胞系的染色体变化进行研究,揭示这种肉瘤细胞系的染色体变化特点。
材料和方法
染色体分析转化肉瘤细胞系MS0812、MS0504、MS3、MS4和MS5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特点。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进行染色体倍体研究。
结果
肉瘤细胞系几乎所有的细胞核型都存在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异常,染色体数目大多在46条以上,结构异常包括环形染色体、线形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和广泛的易位。流式细胞仪分析肉瘤细胞系全部是非整倍体。
结论
MS0812、MS0504、MS3、MS4和MS5肉瘤细胞系是非整倍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存在大范围的异常。
目的
观察苦参碱(matrine)对体外培养的人肉瘤细胞系MS081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调亡作用。
方法
苦参碱处理人肉瘤细胞系MS0812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和不同作用时间对MS0812细胞的增殖作用的影响,DNA凝胶电泳、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苦参碱对MS081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增殖抑制作用随作用时间延长及药物浓度升高更加明显,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DNA凝胶电泳观察到发生调亡时出现的阶梯状条带;通过TUNEL染色可以发现调亡阳性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经苦参碱处理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下降及低G1期细胞出现,并形成亚二倍体峰(凋亡峰)。
结论
苦参碱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系MS0812的生长具有抑制和诱导调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