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胚胎脑组织块移植
投射
突触结构
荧光标记神经元
小鼠
摘要:
在目前关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的研究领域里,利用移植手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案成为研究热门。近年来,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修复的基础实验研究中所使用的动物模型也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本实验使用大脑皮层第V层特异性表达黄色荧光蛋白的THY1-YFP H-line转基因小鼠和C57BL/6小鼠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构建胚胎脑组织块移植模型,结合活体双光子激光扫描技术、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技术、尼氏染色(Nissl Staining)技术,分别研究了胚胎脑组织块移植模型中,移植块和受体大脑内选择性荧光标记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和投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胚胎脑组织块移植模型中,胚胎脑组织移植块最终保留了供体小鼠的大脑中神经元YFP选择性标记的遗传特性。发育上,虽然移植块不能最终生长到受体小鼠大脑皮层的同一组织学水平,但是移植块可以很好地整合到受体小鼠大脑皮层中。移植15天,1个月,2个月的数据显示:完成模型2个月后,移植块的生长发育达到了一个稳定状态。此时观察移植块中荧光标记神经元纤维的投射可以发现,移植块中表达YFP的神经元可以产生大量的神经纤维建立神经联系,并分化出典型的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的轴突终扣和突触后的树突棘结构);在移植块以外受体小鼠大脑中,荧光标记神经元可以发出大量的神经纤维投射到受体大脑的各个脑区,该投射在矢状面上的移植块前后区域的投射距离无差异,这些神经纤维中主要是轴突结构,且轴突能够分化出典型性的突触前结构—轴突终扣。此外,受体小鼠大脑也向移植块中投射典型的神经纤维。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胚胎脑组织移植块可以在受体小鼠大脑内正常存活,并保留了被黄色荧光选择性标记的遗传特性,移植块中存活的荧光标记神经元,具有正常锥体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和显微结构,并且分化出建立神经联系的结构基础,因此可以参与机械损伤后受体小鼠大脑的神经回路的修复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