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解剖
前外侧韧带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屈曲角度下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LL)的磁共振成像(MRI)解剖学特征。方法 选取正常膝关节志愿者67例,对膝关节按标准冠状位与斜冠状位、0°~60°屈曲、大/小角度屈曲分别行1.5T MRI扫描,观察ALL解剖学特征及其在不同屈曲角度下的变化。选取1例冷冻右膝关节标本行15°屈曲斜冠状位扫描,解剖分离出ALL,标记后按MRI斜冠状位扫描方向切片,验证MRI中所见的解剖结构是否实际存在。结果 标准冠状位与斜冠状位MRI表现:斜冠状位时,ALL股骨段(P=0.008)、半月板段(P<0.001)及胫骨段(P=0.031)显示率更佳,同层显示部位数目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60°屈曲MRI表现:0°~15°时股骨段显示率更佳,60°胫骨段显示率更佳,随屈曲角度增大,股骨段显示率降低、胫骨段显示率升高,0°~15°时同层显示部位数目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随屈曲角度增大,ALL下段长度变短(F=13.25,P=0.002,偏η^(2)=0.41)。大/小角度屈曲MRI表现:大角度屈曲时,胫骨段显示率更佳(P=0.003)、胫骨段与髂胫束(ITB)间距增大(Z=-5.65,P<0.001),同时股骨段(Z=-3.64,P<0.001)、下段(Z=-3.23,P<0.05)、关节面水平宽度(Z=-4.27,P<0.001)变短,关节面水平厚度(Z=-5.08,P<0.001)增大,ALL更松弛。62例中ALL与外侧半月板(LM)紧密连接型占比最高[56.5%(35/62)],胫骨段与LM-胫骨韧带存在解剖间隔例数占比最高[77.4%(48/62)];在MRI中可以ITB、外侧副韧带、ALL胫骨端滋养动脉、膝下外侧动脉及其上返支为参考标志,对ALL进行辨别。ALL及邻近解剖结构与冷冻标本MRI、大体解剖及切片中的观察结果一致。结论 MRI中ALL具有明确可辨的解剖结构,与邻近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在屈膝运动中发生规律性变化,ALL整体形态小角度屈曲更紧张,大角度屈曲更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