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观念
课程创生
课程设计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大观念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大观念能够把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关注学生的学习逻辑,强调学生的理解,这一过程必然涉及对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即课程创生。然而,已有研究往往将大观念和课程创生割裂开来,没能看到二者的紧密联系。本研究旨在探索大观念视角下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创生的实践模式,同时,通过访谈,发现教师在大观念视角下进行课程内容创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支撑条件,以确保教师更好地落实大观念视角下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创生。
本研究将大观念界定为,少而重要的、具有生活价值的、能够普遍迁移的“概念性理解”。课程创生则是“创生取向之下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首先,研究对大观念和课程内容创生进行了分类,指出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大观念主要分为内容类大观念、思想类大观念和价值类大观念,而小学数学学科中的课程内容创生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创生、基于课程标准的创生和对学生经验的创生。其次,研究指出,大观念视角下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创生的意义表现为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再次,研究阐述了课程创生的取向和原则,指出大观念视角下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创生以学科核心素养、学科知识结构以及真实问题解决为取向,并遵循整体性、情境性和自主性三大原则。接着,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典型的大观念视角下的课程内容创生模式——线性链模式(Linear Mode)、逆向设计教学模式(Ub D)、系统网模式(System Mode)以及五步教学模式。基于已有的课程内容创生模式,本研究提出了大观念视角下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创生的实践策略,并进行了案例分析。该策略主要分成六步。一是筛选大观念,二是确定学习目标,三是设计学习任务,四是确定课程资源,五是开发学习活动,六是确定评估证据。最后,根据访谈结果,研究分析了落实大观念视角下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创生的四大外部支撑条件:自由开放的课程改革文化、协作互助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操作性强的课程创生范例以及丰富多样的课程创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