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信息素养
课程内容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驱动力,是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互联网+”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素养,只有不断提高其信息素养才能提高教学能力,从而实现专业发展,并有效地促进教育信息化。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较为有限,缺乏面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课程内容。基于此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课程内容展开研究,有助于理清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课程内容构建思路,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梳理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结合国内外教师信息素养相关政策与标准,构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课程内容体系。该课程内容主要采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即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并结合其他国内外教师信息素养相关标准、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要素和相关政策,以及影响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相关因素,初步确立了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课程内容体系指标框架,即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维度。实践探索方面,对构建好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优化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实现方式,并借助MOOC平台上《“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课程进行课程内容体系的实践验证。在该课程实施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中小学教师学习者认同度调查,从课程反馈、学习效果反馈和能力提升反馈等方面分析该课程内容体系的实施效果。基于以上调查及分析,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课程内容体系的实施提出建议。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其接纳信息技术新兴产物,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其次,要改善校园环境,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教学资源;最后,信息素养课程要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这三条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激发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动机,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普及,推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