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公共卫生
临床医学本科
临床营养学
课程内容
摘要:
研究目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对临床医生职业能力提出了新需求;“新医科”教育改革将人才培养的重点由临床诊疗向预防、康养交互融合,实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培养新要求。现有临床专业本科教育缺失临床营养学专业课程,医学生临床营养知识匮乏,临床营养教学的滞后与全球公共卫生需求和医学教育改革要求极不符合。为此,设计和构建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营养学课程内容,以期提高综合医疗水平,解决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推动临床营养学科发展。研究方法:本研究来源于全国教育科学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十三五”规划课题(JYKYC2018015)支持,依据杜威经验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两大理论基础,首先通过文献法梳理、分析国内外临床医学本科临床营养学教学现状,探讨存在的不足;再以某大学为例,使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法、访谈法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营养学课程内容(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开课情况与教学效果、临床医生和医疗需求状况)展开调查;随后通过德尔菲法和访谈法设计构建了临床营养学课程内容三级指标;最后经高级专家访谈和学生小组讨论,对构建的课程内容三级指标进行可行性分析,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研究结果:第一,有必要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阶段开展临床营养学的教学,将该门课程设置为必选的选修课,安排不低于20个学时。第二,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的“临床营养学课程内容指标体系”。第三,本研究构建的临床营养学课程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临床营养教学中应用推广。研究结论:临床营养治疗是现代医学综合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疾病治疗、康复保健中作用显著,加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营养学教学意义重大。本研究认为通过开设临床营养学选修课程,以―知识-技术-能力‖作为临床营养学课程内容的核心,立足于―预防-治疗‖的双向培养目标,可提升医学生的临床营养学知识水平和临床诊疗技能,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营养学教学的内涵与质量,推进我国临床医学教育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