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谘议局
清末立宪
议会政治
地方自治
政治法律现代化
摘要:
本文以清末立宪运动中的谘议局为研究对象,从政治法律现代化的视角对谘议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评价。谘议局产生于清末立宪运动中,是现代地方议会在中国的首次实验,其设立与运行的整个过程都显现出了谘议局本身所具有的推进立宪的现代化意义。首先,谘议局的设立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主选举,在中国政治法律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次,谘议局的实际运作过程也处处彰显着民主、公开、制衡、自治的现代化气息,议员们根据《谘议局章程》赋予的职权参政议政,对地方事务进行管理,对地方行政进行监督制衡,发挥了有限的代议、控制和监督政府、地方自治等功能。不仅如此,谘议局还成为立宪派人士重要的活动平台,是立宪派表达立宪要求、推进清末立宪进程的重要支撑。通过对谘议局结构、职权和运作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谘议局是一种兼具议会政治与地方自治性质的政治实体。但与此同时,受当时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具有上述现代化性质的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专制保守色彩,因此,谘议局的制度实践与西方的议会政治、地方自治理论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不仅如此,谘议局与其模仿对象日本府县会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尽管谘议局这个中国最早的地方议会实验的结果是失败的,但是,它在中国议会制度与地方自治制度的发展史上仍然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我们不应小觑它的出现本身为中国现代化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也不能否认其运作过程中具有的现代化因素。事实上,谘议局地方议会实验对于我国最初的和今后的政治法律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不在于把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向前推进了多远,而在于它开启了中国政治法律现代化的大门,为中国今后的政治法律现代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贡献与思想遗产。在本文中,笔者运用历史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首先,对谘议局的设立和运作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其次,在对其进行理论反思的同时也将其与日本现代化转型中的相似机构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清末谘议局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揭示了其对于我国政治法律现代化的历史意义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