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结构化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
圆锥曲线的方程
摘要:
结构化教学是以结构化意识、思路和方法为基础,推动学生的思维结构层次持续地提高,思维能力能有效发展的教学。结构化教学具有帮助学生挖掘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牢固的知识结构体系,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作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碎片化”教学问题,制约着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所以研究高中数学结构化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对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采用“理论——设计——实施——评价”的研究思路,运用文献研究和测验调查法,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为例,对高中数学进行了结构化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研究。遵循整体性、结构性、发展性和主体性的设计原则,高中数学结构化教学设计包括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依据吕世虎教授提出的教学设计基本操作步骤,单元教学设计可分为“确定单元内容、分析教学要素、编制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教学评价反思”五个步骤,用结构化的观点对“圆锥曲线的方程”单元进行了系统性教学设计。依据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和吉登斯社会结构化理论,对“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三次结构化的课时教学设计。高中数学结构化的教学实施,是以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结构化为教学媒介,按照“课前预习——概念辨析——总结反馈”三次结构化进行课堂教学实施,教师把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把数学思想结构转化为学生的思维结构,实现学生认知结构化和思维结构化,课后对第三次结构化未建立成熟的知识框架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基于高中数学学业质量标准建立的数学核心素养达成测试题,对高中数学结构化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测验结果表明,学生在数学抽象素养上,23.8%达到水平一,57.2%达到水平二,9.3%达到水平三,9.2%处于水平零;在直观想象素养上,22.7%达到水平一,44.0%达到水平二,21.5%达到水平三,11.8%处于水平零;在数学运算素养上,13.2%达到了水平一,17.8%达到水平二,66.4%达到水平三,2.6%处于水平零。基于高中数学结构化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研究,提出的数学教学建议为:(1)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高中数学知识结构化;(2)进行教学实施时,要注意提高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的能力;(3)进行教学评价时,基于高中数学学业质量标准,加强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