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结构化教学
教学设计
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
21世纪以来,信息化、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迅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需求发生极大变化,核心素养作为本世纪描述教育与课程目标的概念性工具,昭示着时代背景下教育目标系统的范式转换。当前,知识激增、信息爆炸,学生所学知识点以“点”为单位,内容零碎且孤立,并未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形成体系化的学习经验,这种碎片化学习方式在素养目标观照下难以承担时代育人使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促进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课标引领教学,结构化教学成为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本研究面向学科核心素养,以人教版《数据与计算》为例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以期通过建立联结的方式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重组学习经验,促使学科知识中心走向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法,沿着文献综述、结构化教学原型设计、教学实施与效果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化教学设计框架确定的步骤进行。首先,论文综述了学科核心素养和结构化教学的相关文献;其次,以新课标、教材结构化、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机理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为分析依据,遵循结构化教学设计原则、思路和流程,进行了结构化教学框架的初步设计,并整理分析框架实施方案;再次,本研究选取兰州市A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为教学对象,对其中一个班级实施结构化教学,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三轮行动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和学生单元学习效果评价,修订并完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化教学设计框架,并验证框架的有效性,最后明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化教学设计框架。
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化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撰写科学有效的结构化教学实施方案,开展结构化教学实践,进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另外,论文对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机理的研究具备一定普适性,能够为其它学科课程的结构化教学提供参考,具有一定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