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航天信息软件
形式化方法
CPN&Z方法
树结构
形式化验证
摘要:
我国航天技术不断向高水平迈进,信息软件复杂程度不断加深,提高航天领域信息软件可靠性成为重要任务。然而,针对我国航天信息软件可靠、自主可控的发展需求,缺乏完整的软硬件资源调配规范方法,使航天信息软件在建设与运维过程中面临语义不准、结构混乱等问题,进而引起软件故障。形式化方法是一种基于严格数学理论、抽象系统规范的方法,通过形式化方法对软件进行建模,将有效避免因非形式化描述造成的歧义和错误。针对上述背景和研究问题,本文建立了一套从方法、工具、建模到验证的形式化框架,以“航天信息推送系统”课题为背景案例进行研究,旨在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保证航天信息软件可靠性。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集成形式化新方法—CPN&Z方法研究集成有色petri网(Color Petri Net,CPN)和Z方法定义了一种兼有静态精确语义和动态可靠结构的新形式化方法—CPN&Z方法;通过对其后置条件的推理,证明了CPN&Z模型相对需求规格要求的正确性。基于PIPE和Z规格说明生成器设计实现CPN&Z工具,简化了建模过程中的图形编辑和文字规约。提出一种“用树的子节点表示不同资源状态及操作行为,用结构拓扑表示资源状态与操作行为之间的联系”的辅助建模方法—树结构(CPN&Z-SV),用于辅助航天信息推送系统CPN&Z模型的构造,实现了从自然语言到形式规约语言及模型的转换过渡,降低了工作人员对CPN&Z方法的使用难度。(2)航天信息推送平台研究及CPN&Z方法应用依据推荐性国家标准(GB/T)、国军标(GJB)对航天信息推送系统深入研究,归纳出包含组成结构、环境配置、接口、关键技术等在内的系统建设框架,对框架内容进行分析与设计。针对高并发、空间物体三维展示、数据与计算持久化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针对系统可视化模块构成要素复杂问题,以“用户集、场景集、数据集”三个关键要素为着力点,从由浅深入研究,避免了要素遗漏。使用CPN&Z方法对上述内容进行建模,解决了需求分析与设计过程中的二义性问题和结构不清晰问题,同时为系统实现提供依据,为后续的验证工作提供模型案例。(3)航天信息推送系统模型合理性验证与实现结合普通网模型的基本性质和形式化模型的合理性概念,提出了满足CPN&Z模型合理性的条件。基于可达树和关联矩阵分别提出了关于CPN&Z模型合理性验证的证明策略,构建了航天信息推送系统可视化模块CPN&Z模型的可达树和关联矩阵。结果证明:可视化模块CPN&Z模型可达树M0可以通过不同路径到达新标记状态,初始标记资源可以直接或间接触发任意行为操作,该树所有叶子结点的元素值都为1或0,无其它值出现;可视化模块CPN&Z模型的关联矩阵值小于0的情况下,任何To_向量的分向量都有大于或等于0的取值,关联矩阵W能够将所有资源状态元素和行为操作元素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基于上述研究证明系统可视化模块CPN&Z模型合理。该研究已运用在我国航天项目中,为空间碎片监测任务提供保障。本文最后阐述了航天信息推送系统部分功能实现情况,为文章所有方法与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提供了实例证明,达到了期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