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伍绮诗
《无声告白》
跨文化交际
人际交流困境
交际困境的突围
摘要:
全球化使文化冲突成为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文化现象。如何促进异质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课题。伍绮诗作为新生代的美籍华裔作家,她的小说《无声告白》反映了华人移民在美国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中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出现的困境,是值得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典型材料。本文以《无声告白》中的人际交流困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和文化移情理论为主要研究理论,结合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探讨中美人际交流困境的表现、原因和对策。绪论分为三节。第一节对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进行介绍,并梳理当前学界对《无声告白》的研究类型和态势,分析和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二节说明论文研究的理论、文本和现实意义,阐明论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第三节为论文的创新点及重难点。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无声告白》中的跨文化人际交流困境的类型。小说中的人际交流困境主要表现为:“跨族裔朋友交流困境”“跨族裔夫妻交流困境”和“跨文化代际交流困境”。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结合小说中的具体例子,论述了《无声告白》中的朋友交流困境主要表现为个体不能正确地认知自我和他人;第二节结合小说中的具体例子,论述了《无声告白》中的夫妻交流困境源于双方迥然相异的价值观——一个最希望与众不同,一个却最想要融入人群;第三节结合小说中的具体例子,论述了《无声告白》中的代际交流困境主要表现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由于缺乏沟通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第二章分析《无声告白》中导致跨文化人际交流困境的深层动因。本章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为主要依据,认为造成小说中跨文化人际交流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中美文化在高低语境、面子观念、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具体而言,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高/低权力距离、放纵/克制的对立。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结合小说中的具体例子,分析了集体主义文化使中国人和华裔总是以集体为重,追求集体的整体和谐和利益,个人主义文化使美国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性和自我实现;第二节结合小说中的具体例子,分析了高权力距离文化使中国人和华裔倾向于服从权威,看重资历、辈分和经验,低权力距离文化使美国人更看重个人能力,敢于质疑权威;第三节结合小说中的具体例子,分析了克制型文化使中国人和华裔倾向于约束自己的本能和欲望,放纵型文化使美国人倾向于及时行乐,释放本能和欲望。第三章针对《无声告白》中显示的跨文化交际困境,提出了对当今中美跨文化交际困境进行突围的策略和方法。《无声告白》反映了中美交际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透过这些问题,我们对中美跨文化交际活动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反思。本章将运用文化移情理论和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对中美跨文化人际交流和美国汉语教学提出建议。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从加强文化认知的角度,提出了要在国际中文教育等跨文化交际中确立平等对话原则的建议;第二节从加强文化理解的角度,提出了要在国际中文教育等跨文化交际中建构文化移情机制的建议。结语揭示了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探究《无声告白》中人际交流困境的突破性以及它对国际中文教育、中外文化交流的启示性意义。